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激励机制在构建和谐图书馆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03-12 15:12:10 浏览数:

(广东省肇庆学院图书馆,广东  肇庆 526061)
摘 要:文章比较具体的论述了激励手段在创建高校和谐图书馆中的作用,认为激励机制是创建高校图书馆的一剂良药,一个灵验秘诀。
关键词:激励机制;图书馆管理;和谐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12—0132—02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提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设想。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做出的历史性的重大决策。高校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知识服务机构,关系到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它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也是支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创建高校和谐图书馆的目标固然有多种方法与思路,但笔者认为,运用激励机制是创建高校和谐图书馆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图书馆管理是遵照图书馆工作的固有规律,合理组织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作用,以达到预定目标的手段。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使用激励管理手段管理图书馆是很有必要的。
1 激励的意义

“激励,通常指激发、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的心理过程。它是利用外部某些刺激,激起个人自觉行动的过程。它使个人为实现目标而产生的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对工作表现出高昂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冲天的干劲,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潜能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引自中央党校出版社《管理心理学》)。人的积极性行为是个体内部因素与环境的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通常是由外部环境提出目标任务,对人产生一种吸引力或压力,促使心理因素处于活跃状态,引发完成目标任务的心理动力并产生相应的行为。

众所周知,人都是具有潜力的。这种潜力就如文献资料的潜在价值一样,在未被发觉、未被挖掘开发出来之前,它是不作用于社会、不产生任何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但是,一旦受到某种刺激,得到某种正确引导,也许会超常地发挥出来。美国心理学家、行为学家哈佛大学威廉•詹姆士教授发现,计时工资的职工动用20%~30%的能力就能完成规定的工作量,如果受到充分激励便可以发挥80%~90%的能力。就是说通过激励人的积极性行为可提高50%~60%的能力(见科普出版社《心理学专题》)。我这里说的激励就是运用人性化的管理方法找到员工身上可以被激励的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各种潜能、努力动机及施展才华的热情,使职工处于为实现和谐图书馆的工作目标持久、自觉的工作状态。那么,怎样运用激励方法调动图书馆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呢?笔者认为,要达到高校管理的目的,必须从以下激励途径入手。
2 多种多样的激励手段
2.1 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如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来激励人们的积极性。物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基本动因。一个科学有效的奖励机制一定是以物质激励为基本手段。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模式的束缚,高校图书馆在学校中待遇和地位与教学单位相比一般差距都较大,物质激励的手段未能在管理中真正体现,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甚至造成专业能力强和有较高志向的职工不愿留下来,影响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因此,图书馆领导应广开财路,为图书馆职工办点实事。(如每年都要拿出一部分资金奖励工作成绩突出的职工,利用节假日组织职工观光学习等)。这样不仅开阔了他们的眼界,而且在活动中能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沟通感情,和谐人际关系。另外馆领导还应该鼓励职工参加各种业务和函授学习,有条件的甚至送出去进修学习,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对外出进修人员,馆领导尽量报销学费、住宿费、来回路费。对爱岗敬业、业务精、积极能干的职工不但委以重任而且还在薪酬、奖金、福利待遇、职称评定、晋升等方面加以优先考虑。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吸引和留住一批事业心强、业务精、能干会干的职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为读者和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2.2 目标激励

目标作为一个外在诱因是个重要的激励因素。它之所以对行为有积极性的激励作用,是因为有它的动力作用、指向作用、合力作用,它把客观要求变成个人努力目标,并让人在达到客观目标的过程中,满足各种需要的机会。目标激励就是用明确可行的工作目标,诱发职工产生达到目标的推动力和执著追求的工作热情。
目标是凝聚力的核心,高校图书馆要根据教学、科研要求制定出长远发展目标和阶段性工作目标,而这些目标都需要职工的个人目标汇聚而成。我们通常讲的目标管理,就是通过协调,使上下级、各部门对图书馆的总目标、部门目标、个人目标取得认识上的一致。通过拟定目标,确定工作方向、工作内容、工作重点,以及达到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等等,激励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职工在完成工作目标中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样图书馆的总体目标也就在全体职工的努力下圆满完成。
2.3 尊重激励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对高校图书馆管理者来说,要想让职工充满激情地工作,“尊重”可以说是一件“法宝”,其功效是不可低估的。那是一种促使职工自动自觉地高速前进的“助推器”。管理者必须明白,职工之所以愿意努力地工作,是想通过工作业绩得到他人的尊重,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了金钱。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职工就不会愉快地工作,当然就不可能较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换言之,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如果能把职工看作与自己平等的、甚至是更值得尊重的人,那么这种尊重就会使职工产生出一种由衷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出他们为构建和谐图书馆工作的热情。

美国著名企业家、教育家和演讲家卡耐基将人类的需求概括为五个方面,并将尊重需求放在第四位。卡耐基认为,相比较自尊而言,来自别人的尊重更重要一些。将尊重激励用于高校构建和谐图书馆的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古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管是位居领导层的馆长,还是身处工作第一线的普通职工,都不是完人,都有“所长”和“所短”。只要我们都能看到对方的“长短”,正确看待,就能使图书馆内部形成融洽友爱、团结协作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人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和谐局面。那么,一个充满活力、公平平等、安定有序、生机勃勃的和谐图书馆就会呈现在全校师生员工面前
,馆里每一个成员都会成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自身应有的贡献。
总而言之,尊重职工是激励职工的一项重要举措。
2.4 奖惩激励

奖惩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动用得当,能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人生活在社会中,都希望自己的价值得到大家的承认和赏识,从而受到他人的尊重、信赖和赞誉。与此相联系的,人们总希望在自己的行为达到预期目标,取得一定成就后,能够得到上级及同行的承认,尤其希望得到有关领导的激励。人们在这种尊重和奖励中看到了自己的成就,体会到丰收后的喜悦,从中获得自豪感和无穷的力量。因此,作为图书馆管理者,要学会运用奖励的办法来激励职工。没有奖惩,就会使人觉得:干与不干一样,干多干少一样,干好干坏一样,容易滋生偷闲永逸的思想。所以,图书馆应设奖金或浮动工资,奖励热爱本职工作,勤勤恳恳,无私奉献,在实际工作中确实为教学、科研及社会做出成绩的职工。在一时难以实现这种奖励的图书馆,也应在诸如职称评聘、调级调薪、评选先进、安排使用、培养提高等方面,从德、能、勤、绩各方面综合考核,优先录用,真正处理好文凭与水平、能力与表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否则,久而久之,职工的热情、干劲必然逐渐退化或消失。

有奖就有罚,对于少数工作中不负责任,出现偏差和过失的职工,也应给予适当的处罚,如批评、处分、经济制裁等等。实行惩罚时,要注意以事实为依据,教育从严,处理从宽,以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激励是一门科学,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它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有关激励的理论很多,激励的途径、方法也繁多,如何灵活运用激励的手段也是一门艺术。图书馆管理者要通过建立各种激励途径来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并设法创造各种积极因素使大家主动地、积极地投身于图书馆管理活动中去,从而实现图书馆的和谐发展,为学校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罗玉英.关于构建高校图书馆激励机制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5).
[2] 吴玉玲.赏识理念与高校和谐图书馆的创建[J].图书馆论坛,2007,(4).
[3] 罗红彬.图书馆与和谐社会:和谐图书馆的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 喻新军.突显人性化管理,构建和谐图书馆[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4).
[5] 谢千秋.教师管理心理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
[6] 王正文,黄素清.实用管理心理学简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相关热词搜索: 激励机制 构建和谐 馆中 图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