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两级不良债权债务的成因及清理的对策
近年来,日益严重的乡村两级不良债权债务问题,使大部分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陷入沉重的三角债漩涡中,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甚至危及农村社会的稳定。为了给农村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环境,我们在对全市乡村两级不良债权债务进行重点调研的基础上,组织了全面的清查、清理工作。现将全市乡村两级不良债权、债务的基本情况和成因分析如下:
一、乡村两级不良债务的基本情况
从全市清理情况看,乡村两级的债务总额明显高于债权总额,表现出明显的负债趋势。据统计,全市乡村两级债权总额为25866.9万元,债务总额为39348.32万元,债务额高债权额52.1%。其中,乡级债权总额为6260.24万元,债务总额为11164.94万元,债务额高出债权额78.3%;村级债权总额为19606.66万元,债务总额为28183.38万元,债务额高出债权额43.7%,乡级负债形势比村级尤为严峻。负债情况表现为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负债面广。全市除盐湖区债权额高于债务额外,其余12县(市)的债权额均低于债务额,负债面占92%。从乡级来看,除万荣、稷山债权额高于债务额外,其余ll县(市)的债权额均低于债务额;村级除运城、平陆二县(市)债权额高于债务额,其余均低于债务额。
二是债务额大。全市乡级债务总额为11164.94万元,平均每个乡(镇)52.17刀元;村级债务总额为28183.38万元,平均每村8.45万元。再加上平均每乡29.25 万元、每村5.88万元的债权清收工作,可以看出,全市面临较大的清理任务。
三是债权、债务的结构复杂。从债权结构看,占比重较大的是个人欠款、所属单位欠款和其它应收未收款,分别占到款权总额的36.4%、29.1%和29%。从债务结构看,债务主要来源于金融部门和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借(贷)款、其他应付未付款,在金融部门和基金会的借(贷)款本金占债务总额的39.6%,其它应付未付款占41.3%,其余比例均在10%以下;债务的主要用途是生产性支出和公益性支出,分别占到债务总额的36.8%和34.8%。
四是逾期严重。从全市看,乡村两级逾期债务总额达18285.22万元,占债务总额的46.5%。其中,逾期在1年以下的债务为4848.45万元,占逾期总额为26.5%;逾期在1-3年的债务额为7091.49万元,占逾期总额的38.8%;逾期在3年以上的债务额为6345.28万元, 占逾期总额的34.7%。
二、形成债务的原因分析
经过清理,我们发现,形成乡村两级大量不良债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点:
1.公益事业超前发展是形成乡村两级负债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一些乡村干部为了树政绩,当典型,在兴办公益事业上,不能实事求是地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而是标准订得高,步子迈得大,既要村村通油路,又要高标准建学校,既要改造农电,又要安装广播,事事都要办,事事都要高标准,没有资金,只好大量举债。如临猗县婆儿村,由于连续进行了修油路,硬化巷道,农电线路改造,安装闭路电视,修建村委会等,除用光国家拨付的20.5万元,对210亩机动地长期发包一次性收款14万元,划宅基地收款20万元外,还向银行举债70万元。从全市看,乡村两级公益事业负债已达13682.01万元。
2.在兴办企业上,一些乡村政企不分,权责不明,盲目决策,从而致使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据统计,全市乡村两级兴办企业举债6782.29万元,占债务总额17.2%;为企业担保举债457.72万元,占担保债务总额的35.6%。在这方面表现突出的是乡村集体企业较发达的河津市,该市乡村两级兴办企业举债达4500万元,占本市债务总额的47.5%,占全市兴办企业债务总额的66.3%。
3.乡村两级机构臃肿,干部队伍庞大,使得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债务进一步增加。近年来,乡(镇)干部严重超编,招聘干部人数不断增加,加上临时人员,形成了一支庞大的乡(镇)干部队伍。据统计,全市在撤乡并镇前由乡(镇)发放工资的人数达7003人是乡(镇)在编人员的1.3倍,其中:超编人员为2346人,平均每个乡(镇)11人,各类招聘干部和临时人员为4657人,平均每个乡(镇)21人,干部人数的增加,加大了工资、补贴、工作经费的开支。据统计,全市乡(镇)职工年工资、补贴总额已达2774.7万元,占到乡(镇)净负债额的56.6%。村组干部虽然补贴额较低,但人数多,每年的补贴支出也高达一千多万元,是形成村组债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全市用于支付村组干部报酬造成的负债就达1532.6万元,占到村级净负债额的18%。
4.历史性拖欠也是导致负债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是:(1)在责任制初期,随着承包责任制的不断落实,集体债务也随之下放到各农户。部分农户因各种原因拖欠不还,使得已下放的债务仍挂在集体名下。(2)集体经济组织在债权的清收上,清收力度小,措施不力,导致了大量的集体债权收不上来,而办事时只好举债,从而形成了大量的债务。(3)由于历史债务长期不还,形成了大量的利息支出,造成了不断增加的新债务。就全市看,各种借(贷)款利息形成的债务累计已达3243.08万元,并且在不断增加,成为债务增加的一个重要部分。
5.各职能部门的摊派和各种达标活动加大了村级财务的开支,导致了负债的增加。象书刊、报纸、杂志等每年两次,各职能部门都向下压任务,而且数额较大。为了完成任务,村里无钱,只好向银行、信用社或基金会贷款,导致了债务的进一步加重。如芮城县风陵渡镇,每年分摊征订的各种书刊杂志达30余种,总支出达12万元。另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检查和各种达标活动,也都加大了乡村债务的增加。据统计,全市村级仅吃喝招待费造成的负债就达753.55万元,平均每个村子2260元。
三、彻底清理乡村两级不良债务的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领导。从以上分析情况看,乡村两级债务涉及面广,数额较大,且形成的原因复杂。因此,彻底清理乡村两级不良债务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单靠某一部门是不行的。所以,各级党委、政府要广泛宣传和组织学习好国办发(1999)40号《关于彻底清理乡村两级不良债务的通知》精神,使各级干部充分认识到清理乡村两级债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要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不仅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济工作,而且要当作一项政治任务,严格按照国办发(1999)40号和晋政办发(1999)82号文件精神,组织实施好本辖区范围内的清理工作。
2.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好债权债务。妥善处理债权债务的核心是清收债权,归还债务。各地要结合实际,针对具体问题,制订切实有效的清收办法,积极主动地搞好清收工作。对于农户的历史欠款,目前确实没有偿还能力的,可采取“欠转贷”的方式解决;对于有偿还能力的单位、国家干部或农户,要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进行清收;对于以乡村名义为企业借(贷)或担保借(贷)而形成的债务,要划转给企业,由企业负责偿还,企业已合并、转制的由接收企业负责偿还,企业已关停的,要拍卖其财产用于抵债。
3.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防止新的不良债务的发生。目前,在完善各项集体资产管理、财务规范公开等制度的基础上,重点建立健全乡村两级借(贷)款管理制度和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制度。明确规定:乡村兴办公益事业,必须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坚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对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要按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审议程序,进行民主议定,民主决策。如确需借(贷)款的,也必须规定程序,严格按程序办事,以防止乡、村领导的举债而形成新的债务。严格按国务院《通知》要求,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制度,要对乡、村两级领导干部整个任期内的债务、债权进行审计,对造成不良债务数额巨大的干部,要追究领导责任。
4.增收节支。要大力发展乡村企业,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保证农业增产增收;要盘活现有的集体资产,不断发展集体经济,增加集体积累。同时,要下大力气精减乡(镇)超编人员,清退乡(镇)自行招聘人员;实行村组干部交叉兼职,减少村组干部数量,从严控村组干部补贴标准。切实降低乡村两级开支,不断减少乡、村两级债务。
相关热词搜索: 成因 两级 对策 乡村 清理
热门文章:
- 2024年度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材...2025-01-12
- 2024年度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2025-01-12
- 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材料(3)(...2025-01-12
- 主题教育交流研讨发言材料(2...2025-01-12
- 在XX中学2024届高三鼓劲大会上发言2025-01-12
- 2024年度(4篇)公司主题教育...2025-01-11
- 2024年学习全面依法治国专题...2025-01-11
- 在家庭委员会座谈会上发言材料2025-01-11
- 2024年政府办公室岗位标兵交...2025-01-10
- 2024第二批主题教育读书班交...2025-01-10
相关文章:
- 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2021-08-27
- 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成因...2021-09-15
- XX市群众集访现状、成因及对策2021-09-20
- 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现...2021-09-20
- 浅谈账外资产的成因、形式及...2021-09-20
- 浅析漏征漏管户的成因及对策2021-09-20
- 县(市)道路交通违章的成因及...2021-09-24
- 关于当前劳动争议纠纷的成因...2021-09-24
- 新时期群体性纠纷的成因与对策2021-09-24
-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成因...2021-09-24
- 关于贯彻部、厅两级电话会议...2021-10-20
- 强化农村两级干部作风建设思...2022-01-19
- 黄河水沙资源化之水沙两级调...2022-02-24
- 镇村两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2022-03-27
- 谈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2021-08-27
- 广播电视台站会计信息真实性...2021-08-27
- 自媒体下旅游企业营销对策2021-08-27
- 农业科技期刊办刊水平提升对...2021-08-27
- 当前“微腐败”主要表现及治...2021-09-06
- 公路收费处目前征费工作中存...2021-09-13
- 退耕还林(草)的现状、问题...2021-09-13
- 经营城市理论思考及对策2021-09-13
- ×公路收费处目前征费工作中...2021-09-15
- XX县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2021-09-16
- 某县加快创建生态宜居美丽乡...2021-08-27
- 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助力...2021-08-27
- 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夯实乡...2021-08-27
- 学生作文《乡村秋天》2021-08-27
- 关于乡村干部转变作风的几点思考2021-09-11
- 乡村教师国培培训总结2021-09-13
- 乡村财政如何改革2021-09-26
- 乡村民主的作用及其有限性2021-09-27
- 论取消农业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2021-09-27
- 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助力乡村振...2021-09-28
- 关于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2022-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