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观察治疗效果。方法:以已确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以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异同,明确疾病的高危因素,根据病原菌类型,给予患儿不同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体质量为(2.10±0.15)kg、胎龄为(36.85±2.49)周、通气时间为(8.11±0.58)d、平卧位者占67.74%、吸痰次数为(3.48±0.19)次/d。对照组患儿体质量为(3.15±0.14)kg、胎龄为(40.12±0.26)周、通气时间为(3.40±0.30)d、平卧位者占3.23%、吸痰次数为(6.41±0.77)次/d,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6.77%、死亡率为3.23%、住院时间为(8.20±1.75)d。结论: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一旦确诊,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疗效显著。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抗生素
文章编号:WHR201901134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为新生儿常见病,由机械通气所导致。发病后,如未及时干预,患儿死亡率较高。为改善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本文作者在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中随机选取31例作为观察组,从临床症状、新生儿体质量、胎龄、机械通气时间、吸痰次数、卧位等方面出发,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原因,阐述疾病的治疗方法,并观察治疗效果,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已确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新生儿(31例)作为观察组,患儿性别:男/女=15/16。以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新生儿(31例)作为对照组,患儿性别:男/女=16/15。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调取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从新生儿体质量、胎龄、机械通气时间、吸痰次数、卧位等方面出发,对比两组患儿的异同,根据对比结果,明确疾病的高危因素。
1.2.2 治疗方法 针对已确诊为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者,应首先取痰液等标本进行检验,明确病原菌类型,继而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例如: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者,可给予亚胺培南、左旋氧氟沙星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者,可给予亚胺培南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者,可给予哌拉西林治疗。
1.3 观察指标观察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原因、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原因观察组患儿体质量为(2.10±0.15)kg、胎龄为(36.85±2.49)周、通气时间为(8.11±0.58)d、平卧位者占67.74%、吸痰次数为(3.48±0.19)次/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77%(30/31)、死亡率为3.23%(1/31)、住院时间(8.20±1.75)d。
3 讨论
3.1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症状及高危因素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的症状以发热、大量脓性分泌物等为主,诱发因素较多[1]。本研究发现,已确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儿,体质量为(2.10±0.15)kg、胎龄为(36.85±2.49)周、通气时间为(8.11±0.58)d、平卧位者占67.74%、吸痰次数为(3.48±0.19)次/d,与未发生该疾病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质量儿以及早产儿,机体免疫力一般较低,加之产时各项因素的影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高。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如护理人员导管护理不善,极易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与平卧位相比,将患儿头部抬高,可预防误吸,因此,取该体位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更低[3]。机械通气期间,未及时吸痰,容易导致痰液堵塞呼吸道,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风险。
3.2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临床治疗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后,需立即根据病原菌类型,给予其抗生素治疗[4]。各类抗生素中,亚胺培南、左旋氧氟沙星对多种病原菌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5]。本研究发现,给予患儿不同类型的抗生素治疗后,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77%、死亡率为3.23%、住院时间为(8.20±1.75)d,提示各项药物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提高机械通气患儿疾病治疗的安全性,通气期间,加强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较为关键。例如:针对早产儿、低体质量儿,临床应于机械通气的同时,加强对患儿的营养干预,积极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预防各类并发症。机械通气期间,应将患儿头部抬高,避免发生误吸。应每2h帮助患儿吸痰1次,确保呼吸道畅通。吸痰前,建议首先湿化气道,避免增加患儿的痛苦。抗生素用药期间,需严密监测患儿的不良反应。一旦发现严重不良反应,需立即停药,并及时给予处理,以降低患儿的死亡率。
综上所述,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一旦确诊,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可取得显著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李淑娟,刘树艳,赵俊荣.呼吸机集束化综合管理措施对机械通气新生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8,22(12):2404-2406.
[2] 王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新生儿血清、肺泡灌洗液及呼出气冷凝液中sTREM-1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8,10(11):37-41.
[3] 何颖.影响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早期干预对可控因素的影响效果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8,28(05):3-6.
[4] 郝群英.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及集束化干预对VAP发生率与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21):3334-3337.
[5] 刘旭明,王娜.血清降鈣素原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治中的应用及相关护理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19):2445-2448.
相关热词搜索: 新生儿 临床 呼吸机 性肺炎 分析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CT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价值2022-10-27
- 新生儿湿肺症的X线诊断探讨2022-10-28
- 心血管疾病急诊临床特点及临...2021-08-27
- ACG临床指南:艰难梭菌感染预...2021-09-05
- 临床医学实习目及意义2021-09-14
- 医学生临床实习驱动式案例教...2021-10-20
- 基于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课...2022-10-22
- 伊立替康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2022-10-23
- 重视临床多重癌的发现和治疗2022-10-23
- 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进展研究2022-10-24
- 项目化教学在临床检验基础课...2022-10-24
-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2022-10-24
- 个人政治生态分析报告最新2021-08-18
- 党风廉政建设形势分析报告12篇2021-08-19
- 《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2021-08-27
-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成长分析报告2021-08-27
- 公司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报告2021-08-27
- 人力资源部招聘分析报告2021-08-27
- 市高中教育教学分析会发言稿2021-08-27
- 自我成长分析报告2021-08-27
- 学校课程达成度分析报告范文2021-08-27
- 电子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分析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