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

发布时间:2022-10-20 18:00:32 浏览数:

摘 要:随着我国政治机体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由管理型逐步向服务型转变,其职责也日趋清晰。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控制重要手段之一的内部审计工作彰显重要。但是受编制体制、人员素质、工作机制等因素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还有一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关键词:行政事业;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8-0000-01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是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统称。行政事业单位担负着社会管理、执法监督、组织协调国家各项行政事务、公益事业的责任,对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政策的直接贯彻执行者,其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政府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威信,其收入绝大部分为财政性资金,如果在单位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将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见不鲜,经济犯罪案件时有发生,这些都暴露出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薄弱的缺陷。内部审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手段,通过审查和评价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而监督和促使相关人员遵守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预防风险和惩治腐败,保证单位财产的安全,对行政事业单位提高运营效率、规范财务管理、保障资金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内部审计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极其必要。

二、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在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控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堵塞了财务漏洞,防止和减少了违纪违规问题和现象的发生,有效地保证了单位财产的安全,极大地提高了财产保值和增值能力。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在财产和财务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漏洞。

(1)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是由当前财务人员队伍现状决定的。行政事业单位受编制、人员等因素限制,有的财务人员能力不强、素质不高,对财务制度和财务规定了解不深、掌握不准,对上级精神吃的不透;有的财务人员年龄偏大,学习能力不强,知识更新跟不上工作需要;有的财务人员责任心事业感不强,对相关制度和规定把关不严,导致违反财务制度和规定的行为和现象时有发生。

(2)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是由单位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现状决定的。2012年财政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广大行政事业单位纷纷实施内部控制规范。是否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一直被视为内部控制环境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薄弱,成为制约内部控制建设的制约因素。

(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内部审计通过对本单位经济活动及其领导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既能发现单位财务管理等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又能对单位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错误和不规范行为进行及时纠正,起到监督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衡量本单位经济活动行为的质量情况,为下一步工作做好准备,保证行政事业任务的完成。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对内部审计认识不到位,审计独立性差。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认识到位,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很理想,地市级以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设立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的不多,或虽设置内审机构,却和财务、纪检监察甚至办公室合署办公,严重损害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2)审计范围有限,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来看,内审人员主要是财务人员或纪检部门人员担任,不少人缺乏必要的审计知识和技巧,主要从事财务方面的审查,很少涉及管理领域,审查范围有限,不能发挥审计的应有作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审计不重视,内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不及时提升和学习,严重影响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本领。作为审计人员,要把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作为更好履行好职责的有效途径,坚持不懈。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学习党的宗旨、性质,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有关论述,通过学习,强化对党的宗旨性质、路线方针的认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为更好完成好工作任务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加强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全面学习会计、审计方面业务知识的基础上,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健全完善内审工作的制度措施,在制度层面上保证审计工作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落实。三是加强实践锻炼,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利用听专家讲课、到基层单位审计的机会,做到边学边干,补充了知识储备上的不足,为扎实做好审计工作奠定的基础。(2)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审计工作。一是要加强对内部处室和所属单位的审计。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及查看会计账簿等方法,分析处室及所属单位当前面临的潜在风险及存在的问题,形成审计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二是要加强对重大项目的审计。为防止项目资金被挪用、侵占和擅自改变用途,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重点加大对资金立项、支出审批及明细等重点环节的审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三是要加强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离职、调任的领导干部要进行严格的离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审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前后任职领导在财务管理方面安全衔接,进一步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3)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一是针对每个单位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方式方法进行审计。对全额事业单位,重点防范财政资金的流失和滥用,保证国家资金的正常使用和效益;对差额事业单位,重点监控收入和支出的合规性,保证重大投融资行为的合法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防止损害国家、集体和职工群众利益,防止重大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对自筹自支单位,除差额事业单位重点监控的行为外,还要重点监督单位资产的保值增值,经营活动的正当合法,财务支出的规范合理,防止职务侵占和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

[作者简介]于静霞(1973-),女,吉林通化人,吉林工商学院会计分院副教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会计学博士,研究方向:财务与会计。

相关热词搜索: 审计工作 浅谈 行政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