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丹江口加高工程大坝变形监测总体设计(吴瑕,刘德军)

发布时间:2022-02-25 15:16:43 浏览数:
 

摘要: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工程,系在已建成的大坝基础上进行加高施工。初期工程原有监测设施已运行几十年,许多设施已老化,且大坝加高部分需增设一些监测设施进行变形监测。介绍了大坝变形监测网的组成和设置,以及混凝土坝、电站厂房、垂直升船机、土石坝监测系统的具体方案设计,本系统利用和改造了原有大坝的监测系统,并在加高部分布置新的监测设施,从而形成新的丹江口大坝变形监测系统。

关 键 词: 坝加高;变形监测;设计;丹江口水利枢纽

中图分类号: TV698.1+ 1 文献标识码: A

1 工程概况

丹江口水利枢纽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汉江干流上,具有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是开发治理汉江的关键工程,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工程,根据工程规划和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丹江口水利枢纽分二期开发建设。

初期工程于1958年开工,1973年建成,正常蓄水位155m,1975年抬高至157m,坝顶高程162m。初期工程建成后,发挥了巨大效益。但是,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初期规模已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要。

2005年开始,丹江口水利枢纽在已建成初期规模的基础上,对大坝进行加高,即二期规模工程。二期工程涉及到土坝加高和混凝土坝加高,根据工程规划,坝顶加高14.6m至高程176.6m,挡水建筑物总长3442m。混凝土大坝采用在坝顶及下游坝坡现浇混凝土方式加高培厚,以满足大坝挡水时稳定和应力要求,坝长仍为1141m,混凝土坝表孔堰顶抬高至高程152m,最大坝高117m。右岸土石坝改线重建,长877m,最大坝高60m,左岸土石坝加高培厚,左坝肩向左延长200m,长1424m,最大坝高71.6m。电站厂房装机及布置无变化。通航建筑物由初期的150t升船机扩建为300t升船机,其总体布置不变。设计蓄水位由157m提高到170m,总库容达290.5亿m3 ,比初期工程增加库容116亿m3 、有效调节库容88亿m3 、防洪库容33亿m3 。

2 加高工程变形监测系统综述

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原有监测设施已经运行几十年,是一个较完善的变形监测系统,但由于很多设施已老化,无法继续满足今后的监测需要。同时,由于需增设一些监测设施对加高工程新建的部分进行变形监测,因此需要立即建立新的丹江口大坝变形监测系统。

加高工程变形监测系统设计就是在原有监测系统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加高部分的特殊性,对原有监测系统一部分进行沿用、一部分进行了改造,同时结合老监测系统的布置,在加高部分增设新的监测设施,最终满足加高后整个大坝及枢纽的变形监测要求。

本文将对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新的变形监测系统设计进行简述。

3 变形监测网

3.1 水平位移监测网

水平位移监测网由全网和简网组成。

全网为边、角全测的边角网,由15个网点组成。

全网划分为3个简网:混凝土坝监测网(又称中简网),由5个监测网点组成;左岸土石坝监测网(又称左简网),由8个监测网点组成;右岸土石坝监测网(又称右简网),由7个监测网点组成。3个简网均为边、角全测的边角网。

水平位移监测网角度按国家一等三角测量方向观测法要求施测,测角中误差####mβ ≤0.7″;边长观测使用测距标准偏差|mD |≤2mm的测距仪按国家中短程测距规范的Ⅰ等边长观测要求进行施测;高程按国家二等水准的要求和精度施测。

3.2 垂直位移监测网

初期工程垂直位移监测网由上水准环线和下水准环线(校核水准环线)组成,位于大坝的下游。加高工程垂直位移监测网基本按初期点位布设,做了部分改建和增建。

上水准环线以沉01(平硐标)为工作基点,经右岸沉03、沉05、左岸左Ⅰ-05、沉08组成上水准环线,在左岸土石坝坝顶尖山、右岸土石坝右坝肩岸坡地段,分别新建1座双金属标;在左岸土石坝背水侧尖山段岸坡160m高程和右岸土石坝中部背水侧岸坡155m高程,分别新建1座测温钢管标;环线长约30km。

下水准环线以洪山咀主点为基准点, 相关热词搜索: 丹江口 加高 大坝 变形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