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经济学原理和改进
发布时间:2021-12-23 15:45:12
浏览数:次
摘要:
“信息不对称”是对以往经济学的重大进步,但是当前的信息经济学确有一些应予改进。
关键词:信息经济学
1996年和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都因信息经济学而颁。1996年授于英国学者詹姆斯·莫里斯和美国学者威廉姆·维克瑞,2001年授予3位美国学者,分别是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宾塞、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是信息不对称。就是在交易的双方中,常会有“一方所掌握的相关信息不如另一方多”的情形。
“信息不对称”是对以往经济学的重大进步。以往的经济学都是假定交易双方的信息是对称的,这显然和许多现实生活不相符。
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以信息较多的一方就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获取信息较少一方的额外收益。而当前信息经济学更强调的,是违反道德的额外收益,就是“道德风险”,例如假冒伪劣商品、夸大其词、合同欺诈。反过来说,信息较少的一方由于怀疑对方的道德风险,从而选择谨慎,宁可选“品低价廉”者以降风险,于是反而使优品落选,就是“趋劣选择”(学者称为“逆向选择”)。
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引发的道德风险和趋劣选择,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很有指导意义。例如建立商业诚信、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都是。
但是我认为,当前的信息经济学,确有一些应予改进。
首先,当前信息经济学的一般性不够好:1、既然有信息不对称,就应该有信息对称;2、信息也是资源;3、“信息不对称”不仅限于经济领域。因此更一般地说,应该依次是这样的过程:资源对称与不对称→信息对称与不对称→经济资源对称和不对称→经济信息对称和不对称。但是当前信息经济学既未讲一般资源,也未讲非经济领域,就直接跳到经济信息。
而且应该指出,研究信息的对称和不对称,首先必须说清“什么是信息”?然而这个最“前提”的问题,当前的信息经济学并未解决。其次,“道德风险”其实不属经济。当前信息经济学研究道德风险,就是将信息经济学非经济化。此外,“信息的对称性(信息的对称和不对称)”既不通俗、也不准确,如果改成“信息的充足性”也许更好。
但是更重要的是,当前信息经济学,对社会许多经济现象尚无法解释,更谈不上怎样改进。例如我国西部农民的农产品怎样进入国际市场,这就是农民的信息不对称。但至少从两个方面,当前的信息经济学无法解释这个问题。首先,我国农民与国际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既不是道德风险,也不是趋劣选择,和当前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都不相干。其次,研究中国农民和国际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目的是使农民的信息由不对称变为对称。但是当前的信息经济学,却没有研究信息的对称性转化,所以无法研究农民对国际市场的信息怎样转化为对称。
信息经济学的改进,我认为,首先要进一步提高信息经济学的一般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信息经济学的解释力和应用力。
对提高信息经济学的解释力和应用力,我认为可以这样:
依“能否转化、怎样转化、转化条件”3个问题,研究信息的对称性。
交易双方中,任何一方已有的信息和所需求的信息,两者之间的差距,称为“信息差距”。不妨将信息不足看作“正差距”。以下所说的信息差距,也都是指正差距。那么所谓“信息转化”,实际就是缩短乃至消除信息差距。
交易双方中的任一方,只可能有如下4种情形之一:1、没有信息差距,甚至是负差距,就是信息过剩;2、虽然有信息差距,但是这一差距自己能够消除(自力消除);3、虽然不能自力消除信息差距,但如果在自己和交易对方之间引入若干第三方,就可以消除这一差距;4、即使引入第三方,也不能消除信息差距。
上述4种情形中,前两种情形是信息对称,后两种情形是信息不对称。其中第3种情形是信息相对不对称,第4种情形是信息绝对不对称。
当前信息经济学只涉及交易双方,没有“第三方”的认识,可以称为“两人”模式。而如上说,两人模式是无法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改进后的信息经济学有了第三方,可以称为“三人模式”。“三人模式”实际也是“两人模式”。只不过原来的交易双方中,信息不对称一方换了交易对象,与第三方成为新的交易双方,从而缩短了信息差距。
相关热词搜索: 经济学原理 改进 信息
“信息不对称”是对以往经济学的重大进步,但是当前的信息经济学确有一些应予改进。
关键词:信息经济学
1996年和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都因信息经济学而颁。1996年授于英国学者詹姆斯·莫里斯和美国学者威廉姆·维克瑞,2001年授予3位美国学者,分别是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宾塞、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是信息不对称。就是在交易的双方中,常会有“一方所掌握的相关信息不如另一方多”的情形。
“信息不对称”是对以往经济学的重大进步。以往的经济学都是假定交易双方的信息是对称的,这显然和许多现实生活不相符。
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以信息较多的一方就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获取信息较少一方的额外收益。而当前信息经济学更强调的,是违反道德的额外收益,就是“道德风险”,例如假冒伪劣商品、夸大其词、合同欺诈。反过来说,信息较少的一方由于怀疑对方的道德风险,从而选择谨慎,宁可选“品低价廉”者以降风险,于是反而使优品落选,就是“趋劣选择”(学者称为“逆向选择”)。
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引发的道德风险和趋劣选择,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很有指导意义。例如建立商业诚信、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都是。
但是我认为,当前的信息经济学,确有一些应予改进。
首先,当前信息经济学的一般性不够好:1、既然有信息不对称,就应该有信息对称;2、信息也是资源;3、“信息不对称”不仅限于经济领域。因此更一般地说,应该依次是这样的过程:资源对称与不对称→信息对称与不对称→经济资源对称和不对称→经济信息对称和不对称。但是当前信息经济学既未讲一般资源,也未讲非经济领域,就直接跳到经济信息。
而且应该指出,研究信息的对称和不对称,首先必须说清“什么是信息”?然而这个最“前提”的问题,当前的信息经济学并未解决。其次,“道德风险”其实不属经济。当前信息经济学研究道德风险,就是将信息经济学非经济化。此外,“信息的对称性(信息的对称和不对称)”既不通俗、也不准确,如果改成“信息的充足性”也许更好。
但是更重要的是,当前信息经济学,对社会许多经济现象尚无法解释,更谈不上怎样改进。例如我国西部农民的农产品怎样进入国际市场,这就是农民的信息不对称。但至少从两个方面,当前的信息经济学无法解释这个问题。首先,我国农民与国际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既不是道德风险,也不是趋劣选择,和当前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都不相干。其次,研究中国农民和国际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目的是使农民的信息由不对称变为对称。但是当前的信息经济学,却没有研究信息的对称性转化,所以无法研究农民对国际市场的信息怎样转化为对称。
信息经济学的改进,我认为,首先要进一步提高信息经济学的一般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信息经济学的解释力和应用力。
对提高信息经济学的解释力和应用力,我认为可以这样:
依“能否转化、怎样转化、转化条件”3个问题,研究信息的对称性。
交易双方中,任何一方已有的信息和所需求的信息,两者之间的差距,称为“信息差距”。不妨将信息不足看作“正差距”。以下所说的信息差距,也都是指正差距。那么所谓“信息转化”,实际就是缩短乃至消除信息差距。
交易双方中的任一方,只可能有如下4种情形之一:1、没有信息差距,甚至是负差距,就是信息过剩;2、虽然有信息差距,但是这一差距自己能够消除(自力消除);3、虽然不能自力消除信息差距,但如果在自己和交易对方之间引入若干第三方,就可以消除这一差距;4、即使引入第三方,也不能消除信息差距。
上述4种情形中,前两种情形是信息对称,后两种情形是信息不对称。其中第3种情形是信息相对不对称,第4种情形是信息绝对不对称。
当前信息经济学只涉及交易双方,没有“第三方”的认识,可以称为“两人”模式。而如上说,两人模式是无法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改进后的信息经济学有了第三方,可以称为“三人模式”。“三人模式”实际也是“两人模式”。只不过原来的交易双方中,信息不对称一方换了交易对象,与第三方成为新的交易双方,从而缩短了信息差距。
相关热词搜索: 经济学原理 改进 信息
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我国信托法存不足及改进措施分析2021-09-06
- 改进教学措施及方法2021-09-06
- 改进措施2021-09-06
- 质控处理与改进措施2021-09-06
- 改进措施报告2021-09-06
- 有关个人工作存不足和改进措...2021-09-06
- 工作中存不足和改进措施二篇2021-09-06
- 个人2021工作存不足和改进措...2021-09-06
- 检验专业质量评价存问题及改...2021-09-14
- 加强和改进办公室工作的思考2021-09-20
- 国家对于工商加快信息化建设研究2021-08-27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物流信...2021-08-27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信息技...2021-08-27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信息技...2021-08-27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信息技...2021-08-27
- 信息技术下学生英语自主学习...2021-08-27
-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融合思考分析2021-08-27
- 音乐课堂与信息技术融合分析2021-08-27
-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六篇2021-08-27
-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六篇2021-08-2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