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自我介绍 >

13,一鸣惊人

发布时间:2021-09-08 00:41:56 浏览数:

 13 一鸣惊人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战、君、臣、侯、犯、夺、池、危、宫、庭、普、通、忠”13 个字。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

 2.说说淳于髡是用什么方法说服齐威王的,为什么他能说服齐威王。

 3.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这个故事。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弄懂淳于髡是用什么方法说服齐威王的,为什么他能说服齐威王。

 教学难点 弄懂淳于髡是用什么方法说服齐威王的,为什么他能说服齐威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字词。

 2.回忆“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故事。

 二、学习课文第 1 1

 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第 1 自然段,说说这个段落写了什么内容。齐威王对朝政是什么态度? 铺垫故事的背景:齐威王即位三年不理朝政,导致国家危在旦夕,大臣却不敢劝谏。

 齐威王对朝政的态度:不闻不问(板书)。

 大家想想,群臣明知道国家已经危在旦夕了,却不敢当面劝谏,为什么? 三、学习第 2 2- -7 7

 自然段。

 1. 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整体感知故事主体。

 其他同学考虑淳于髡是用什么办法说服齐威王的,这个办法好在哪里。

 对,淳于髡用隐语的方式说服齐威王,这隐语就像猜谜一样,既不会有损听者的颜面,又把想说的话都表达出来了,看来淳于髡真的能言善辩、富有谋略。

 2. 细读文句,揣摩文章内容。

 (1)淳于髡给齐威王讲的隐语里提到了“一只大鸟”,这只大鸟原来是什么样子的?聪明的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到了答案,请你来读。淳于髡是在给齐威王讲故事,此时该怎样读?好的,读出了疑问的语气。淳于髡故作神秘,令人好奇,这到底是只什么大鸟呢?(展示课件第六屏)“齐国有只大鸟,栖息在王宫的庭院中整整三年了。可是它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引颈啼鸣。”“整整三年”说明什么?对,时间很长、国家已经危在旦夕了、群臣着急都是这“整整三年”的潜台词。“既不……也不……”说明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这只大鸟在做什么?对, 它什么事情也没做。你能用“既不……也不……”来说一句话吗?淳于髡讲述的这样一只三年不飞也不叫的鸟,你来说说这是一只什么鸟? (2)齐威王听说有这样一只在宫廷里待了三年不飞也不叫的鸟,“一听心里就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他是怎么回答的?(展示课件第七屏)“这可不是一只普

 通的鸟哇!它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正是这句话。哦,原来齐威王认为这只大鸟将做出惊人的举动,发生令人吃惊的变化。你从哪里感受齐威王有这样的信心? 你找到了两个感叹号,在这里感叹号有什么作用?请你也这样信心满满地读一读。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原来,大王还是有信心要振作起来啊!不只是我,还有淳于髡也明白了,大家找找描写他的神态的词语。(恍然大悟)

 自己的劝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淳于髡也高兴,他是怎么说的。

 (展示课件第八屏)“多谢大王指点!如今,大臣们正等待着这只大鸟振翅啼鸣呢!” 这里也连用了两个感叹号,它们有什么作用?请你来读出他的高兴。

 四、 学习第 8 8 、9 9

 自然段。

 齐威王听从了淳于髡的劝谏,不再沉迷于饮酒作乐,开始整顿国政。濒于灭亡的齐国,又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被后人称为齐威王”,“威”是后人根据他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 予的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威”这个字,有使人敬服或惧怕的意思。齐威王就是一个令人敬畏的人。

 大家再次默读课文第 8、9 自然段,集中注意力,认清每一个字,一边读一边想:文段中 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齐威王令人敬畏?找到了,就拿笔在书上做出记号,多品读几遍。

 说说你找到的句子。(展示课件第九屏)“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诸侯国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而且把原先掠夺的土地和城池都归还给了齐国。” 齐威王积极改革内政,赏罚分明,他令人敬畏。诸侯国震惊,齐国国力强盛,他威震四方。板书:威震四方。

 和第一自然段中描述的齐威王做比较,你想说什么? 齐威王的变化真令人吃惊!这真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五、实践活动,拓展延伸。

 (展示课件第十屏)我们中国还有好多有意思的成语故事,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 课后能多多积累成语,下一次班会的时候,请同学们给大家讲讲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故事。

 板书设计:

 国政衰败 淳于髡 齐威王 13.一鸣惊人

 隐语劝谏 不闻不问 劝谏采纳 威震四方 国力强盛

相关热词搜索: 惊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