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心得体会 >

县政协主席学“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发言

发布时间:2021-09-28 13:28:20 浏览数:

 县政协主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七一" " 重

 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发言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0 100 周年大会,是一次指引方向、开创未来的盛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屋建頷、思想深邃,磅礴大气、激荡人心,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是新时代共产党人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的政治宣示,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迈进的行动号角。这段时间来,我坚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深刻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质,从讲话中感受最强烈的是自豪、体会最真切的是温暖、领悟最深刻的是责任,进一步振奋了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的精气神,更加坚定了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信心决心,增强了奋进新时代的志气骨气底气。下面,我就所学所思所悟,结合政协工作实际,谈三点体会:

 —、在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上不断夯实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历经沧桑、遭遇磨难的历史,也是一部坚守信仰、坚定理想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大革命失败的白色恐怖,共产党没有气馁、没有放弃,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口号,跟国民党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长征路上,红军将士跨江河、攀高峰、过草地、翻雪山,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

 抗日战争中,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不怕牺牲流血,带领中国人民竭力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等,依靠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意志。反观苏共,在拥有 0 20 万党员时夺取了政权,拥有 2 20 00 万党员时打败了希特勒,而拥有 0 2000 万党员时却失去了政权,归根到底就是理想信念已经荡然无存了。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成为乌合之众,风一吹就散。因此,我们要切实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信仰力量,补足精神之钙、康续精神血脉、挺起精神脊梁,时刻以革命先烈先辈为镜,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把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深深扎根于工作里、体现到实践中。

 二、在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上不断坚定正确理论指导。在党的历史进程中,曾经实验过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均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革命引向胜利,正是因为毛泽东提出了“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这一思想,中国共产党才找到了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党和人民知行合一,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在伟大

 的历史成就面前,我们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新起点,迈上新征程,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扎实的努力,锚定目标、奋力前行,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奋力谱写新 X XXX 建设新篇章。

 三、在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上不断筑牢宗旨意识。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铭刻在心,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风雨如磐的革命岁月,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战争、赶走日本侵略者,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从1 1921 年至 9 1949 年,我们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仅有名可查的烈士就达 0 370 多万人,无数英雄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深刻揭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朴素道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今天,我们更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群众观。当前,全面脱贫攻坚工作虽已取得胜利,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任务还很繁重,我们在抓创新制度体系、推动产业升级、激发主体动力等工作方面,一定要从群众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推动落实,这样,才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会赢得人民群

 众的信任和拥护,才会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和源泉。

  学习七一重要讲话专题研讨班发言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以宏大的文明史视野,高度概括了伟大的建党精神与百年奋斗的精神谱系,强调党的根基、血脉、力量在于人民,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也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权势团体、特权阶层的利益,指出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这些重要论述与毛泽东以中国为中心的历史观相贯通,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体意识与动态的文明观。

 晚清遭遇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使中华民族蒙难、古老文明蒙尘,正是中国共产党从历史中走出来,从人民中站出来,领导人民走向中华文明的现代化道路。恩格斯认为,各国现代化道路路径选择是不同的,英国始于社会革命,法国始于政治革命,德国始于哲学革命。中国共产党则从文化革命入手,接受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伟大的建党精神,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形成了长期奋斗的精神谱系,完成了艰苦卓绝的政治革命,最后走向伟大的社会革命,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这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是由扎根于人民、勇于自我革命的信仰型政党所驱动的,是中华文明在马克思主义激发和引导下的自我更新与历史重构,完全不同于基督教文明世俗化的现代化道路,甚至也不同于苏联的革命与建设道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也具有世界历史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其思想建党、制度治党、干部选拔、以人民为中心、团结

 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力量的社会动员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明成果,是对中华文明以民生为导向的文官治理体系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中华文明史上继周制礼乐、秦制郡县、隋制科举以来最伟大的文明创制。

 中华文明作为道德型文明,不同于宗教型文明,其核心力量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的代表性力量,强调超越社会等级、血统身份、利益集团而代表天下的精神,具有道济天下、经世济民的关怀。这种代表性力量在政教关系紧张的西方文明与封建等级制的日耳曼社会中就不可能产生,也是现代西方某些奉行“政治无道德”的政治学无法理解的,它构成了中华文明独特的大传统,决定了中国德性政治文明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正是从这个大传统中走出来的,是这个伟大传统的光大者。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想主义者,也是中华文明的道德理想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肉相连的政党,其真理信仰与先锋队精神具有强烈的中国文化精神气质,崇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君子自强不息”“永久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批评和自我批评”“自我革命”等政治德性,因而既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的利益型政党,也有别于西方各国的共产党。

 正因为有这样的政治德性与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任何其他政党,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以中国为中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方法,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延续和发展了中国的德性政治文明,而且在中华文明的市场经济传统、家国天下的一统结构、平民社会流动机制、文官治理体系与以道统为核心的文教模式等特

 点的基础上,以理性、开放、包容、创新的文化精神,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建立了高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确立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国家治理体系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共同体格局,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文教模式,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协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发展,创造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关热词搜索: 县政协 心得体会 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