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白杨礼赞》。
教学目标 1.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出富有感情的语句,体味其中蕴涵的情感,赏析关键语句。
3.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以及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4.学习共产党所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和革命品质。
教学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教学磁带。
教学方式 自主研究、集体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小白杨》)这首歌曾唱遍了大江南北,它歌颂的,仅仅是一棵小小的白杨树吗?我们的文学家也曾高声礼赞过白杨树,它们在手法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今天,让我们一起研读散文《白杨礼赞》。
二、释题、交流《茅盾简介》。
释题:“礼”,崇敬;“赞”,赞美。题目的意思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赞美白杨树。
交流《茅盾简介》,教师提示要点(请学生上黑板写出作者姓名及简介):
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2.现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幻灭》 《动摇》《追求》、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3.茅盾文学奖。
三、研讨课文 1. 听课文录音(学生也可小声跟读),扫清课文生字词障碍(用小黑板出示生字词);把握课文的朗读节奏及情感基调。
2.全班学生有节奏、有情感地朗读全文(教师注意指正)。
3.课堂讨论。
师:这篇散文的抒情线索是什么? 生: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师:课文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点明题旨,白杨树的不平凡。
师:接下来,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是不是马上写到了白杨树? 生:(学生讨论)写到了西北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为白杨树的不平凡作铺垫。
师:课文第四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是过渡段,由写景转入写树。
师:写白杨树的外形,从几方面来写? 生:笔直挺立的干。
生:紧紧靠拢的枝。
生:片片向上的叶。
生:光滑、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的皮。
师:对了,从四方面来写白杨树的外形;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它的外形的话,用哪个词好? 生:力争上游。
师:第五段中有两个句式“虽……却……”、“哪怕……却……”,写出了白杨树的什么特征? 生:(学生讨论)写出白杨树生长环境的恶劣,突出白杨树的倔强挺立。
师:(小结)将环境的恶劣与白杨树的顽强生命力作对照,突出了白杨树的坚强不屈的精神。
师:课文第六段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生:过渡句,由写树转入写人。
师:课文第七段一开始用了几个词语来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师:接下来,大家找找第七段有多少个排比反问句?每个排比反问句的含义是什么? 生:(讨论)四个排比反问句。
生:由树到人,引发共鸣,铺垫下文。
生:肯定品质,表明树与人的内在关系。
生:明确白杨树象征了坚强不屈的抗战军民。
生:肯定白杨树的精神面貌,指出白杨树象征抗战军民的精神与意志。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文中四个排比反问句由树到人,由浅到深突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主题深化。
师:课文第八段提示中心,点明其象征意义。大家把这一段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
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师:大家想想最后一段的“贵族化的楠木”它指什么?有什么特别含义? 生:指国民党反动派。把白杨树与贵族化的楠木作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现在我们来讨论本文的写作特点?
《白杨礼赞》教学案例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所谓象征就是借用具体事物引起人们对某种抽象概念的联想,它是散文中常用的一种寓情表意的方式,是从总体上表现主题思想的方法,不属于具体的修辞格。
师:我们再来讨论本文的结构特点。
生:本文结构严谨,起笔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生:一开始并没有写到白杨树,而是先描写西北高原的景色,虽然不是写白杨树,但目的是写白杨树,正所谓“形散而神不散”。
生:从远到近,由景到树,再到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最后,以“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作结。
师:说得很好,全文结构严谨,层次井然有序。
师:讨论语言富有深刻的含义,词语运用比较准确、生动和优美。
生:第一段中用“实在”来强调作者对白杨树的高度赞美和崇敬之情。
生:第二段中用“扑”“涌”等词语的运用精当贴切、生动凝练。
师:同学们说得真是太好了,在学习上是要主动思考问题,得出答案。我们一齐鼓掌,勉励自己。(学生齐鼓掌)
四、课堂总结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思路清晰、形散神不散的抒情散文,应当反复阅读。本课的重点段要求背诵。文章采用了象征手法,托物言志,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主线;描写了白杨树的外部形象和内在精神,由此联想到北方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五、课外作业 1.运用象征手法,按照下列格式说一句话。
我由______想到了_______它象征了__________。
2.和平时代的今天,你认为白杨树可以象征哪些人的精神?为什么? 六、教学反思 学生一起学习了《白杨礼赞》这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我谈谈自己的收获。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如:让学生找一找文中相应的语句,读读相关的段落;提出问题,让学生几个人一组讨论;议一议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赞美白杨树的等等。以上的教学环节,既抓住了重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及象征手法,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事实证明,教学效果显著。
相关热词搜索: 礼赞 白杨热门文章:
- 2024年医院党支部书记抓党建...2025-01-12
- 综治中心主任个人述职报告2025-01-12
- 市法院院长述职报告2025-01-12
- “一把手”述职报告2025-01-12
- XX社区第三季度基层党建述职...2025-01-12
- 2024年国企副职领导工作述职报告2025-01-12
- 2024年度党支部工作总结暨党...2025-01-12
- 2024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3)2025-01-12
- 述职工作报告2025-01-12
- (7篇)述职述廉述安报告材料...2025-01-11
相关文章:
- 学习第三十六个教师节寄语礼...2021-08-27
- 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话题作文2021-08-27
- 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话题作文2021-09-28
- 《白杨礼赞》教案2021-09-28
-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2021-09-28
- 《童心向党,礼赞英雄》建党10...2021-09-28
- 书写满分答卷,礼赞建党100周...2021-09-28
- 礼赞“七一勋章”获得者心得体会2021-09-28
- 学习全国抗疫表彰大会重要讲...202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