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一事一议”
发布时间:2021-09-26 16:26:48
浏览数:次
关键词:农村“一事一议” 困难 问题 思考
2005年我市农村全面停征农业税及其附加之后,农村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其中之一是村社公益性、生产性建设项目缺少资金来源渠道。为此,省、市出台了相应的村社公益性、生产性筹资筹劳建设项目“一事一议”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新政策。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对村内生产性、公益性建设筹资筹劳的范围、原则、标准、程序等作和原则规定。最近,笔者深入三台、盐亭、江油等地农村,对村社“一事一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此,就实践过程当中的一些困难、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同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村社“一事一议”实践过程中的困难
省、市文件规定,村内筹资筹劳的基本程序必须是:制定方案、张榜公示、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大会必须要有本村18岁以上村民半数以上参加或三分之二以上农户参加,所提方案必须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同意才算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则需五分之四以上人员参加,三分之二以上人员通过才有效。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走访了乡镇、村社干部和社员群众,与县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了座谈,反映当前实施这一制度存在五大困难:
一是开会难。基层干部不同程度都反映:现在农村外出打工人员很多,有地甚至全家在外。盐亭县巨龙五村九社全社36户156人,劳动力100人,在外打工人员高达60人,占总劳动力的60%;三台全县常年在外打工劳动力达30万人以上,比例很大,所以村社要召开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人员很难达到劳动力总数50%的规定。
二是表决签字难。据调查,来开会的人员多数是一些妇女老人,文盲居多,有些很难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有的根本无法写字,所以要通过一项决议,无论是采取举手表决方式或签字方式,实际操作都很困难。
三是资金到位难。一方面,多数地方农民现金收入有限,资金收缴困难;另一方面,在外打工人员往往在春节前后才能回家,资金收缴也较为不便。还有少数未受益农民不愿意交。
四是资金管理难。当前对“一事一议”项目资金还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管理方式五花八门,有的是社在管,有的是村在管,也有的是乡统一管理,资金管理漏洞很多,还有的乡村把“一事一议”资金用于抵交历年陈欠。据三台县农监办统计,2004年全县“一事一议”所筹资金专款专用的不足60%。
五是超出规定限额无法监管。一些地方农民愿意,项目建设急需大量资金,筹资额度远远超过人平15元的政策规定。如三台县金鼓乡三个村自发修建武引而不发毛渠,人均筹集70元,全体村民都同意,款已收到90%。上报县以后,按现有政策,县监管就无法审批,但又不能不管。
二、当前村社“一事一议”工作中的几个认识偏差
省、市有关部门出台“一事一议”政策初衷是解决村社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资金不出村社,项目“一事一议”,设定最高限额,专款专用,其它部门无权调用。但在座谈过程当中,发现一些干部,甚至是一些领导干部还存在着认识偏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好、用活、用够政策。一些干部认为,当前村社事情很多,乡镇欠帐也很多,农民需要办的事情也很多,所以要用好、用活、用够政策。要按照上级文件规定的限额提足,要灵活掌握政策。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一些乡镇以政府名义统一发文,按统一的标准“村村议事”、“社社提款”,有事就用,无事就由乡镇统一管起来。(二)如何理解“有事无事”。上级的政策是有事则议,无事不议,但实践过程中,一些乡镇干部说,现在农村事情很多,村村都有事,一块钱也是事,按此理解,每村每社都该“一事一议”。“一事一议”是个框,什么都往里面装,实际上成了一些基层干部向农民收款提钱的借口。有的村社还搞重复多次“一事一议”,按此发展下去,“一事一议”就会演变成比农业税还多的经常性收费项目。 (三)申报审批和备案问题。按照政策规定,“一事一议”项目必须有预算、有社员开会通过记录。方案实施前必须报县农民负担监管部门备案。但一些地方借口会议开不起来,无法表决通过为由,立项材料不全,甚至弄虚作假,有的干脆不报。(四)资金管理问题。一些村社干部反映,按照《村民组织自制法》,村内提的资金应由村上管理,上级无权过问,因此,对“乡上农经部门统一管帐、分管领导统一审批”这一资金管理制度抵触情绪很大,认为这是违反《村民组织自制法》。因而,要求村社自己管理,开支混乱,在一些将要换届的村社,村干部首先考虑是将自己手中的欠帐处理完,乱支乱用现象更为突出。农民意见很大,对村社“一事一议”政策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几点思考
(一)换位思考,一切从农民的长远利益出发是“一事一议”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应该提倡广大农村干部,特种是农村工作领导干部换位思考,要从“让农民修养生息”这个大局思考一切问题。农民的收入虽然和过去比较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总体还不富裕,还有些农民仅仅解决了温饱。要使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让农民修养生息,让中央“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省市出台村社生产性、公益性建设项目“一事一议”政策主要是解决当前村社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能不办、群众不愿办的坚决不办;该缓办的缓办,不能急于求成,把“好事”一年办完。
(二)明确界定范围是“一事一议”项目的重要政策规定。不能擅自扩大范围,“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主要解决本村或本社范围内的农田水利建设、植树造林、修建和维护村级道路等集体生产和公益性事业。不能把应由财政转移支付的项目,如村社干部误工款等也纳入“一事一议”范围。更不能把应由财政负担的乡村学校建设也纳入村社“一事一议”之中。
(三)严格坚持“一事一议”程序是搞好“一事一议”的基础。首先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量力而行;第二要张榜公示;第三要召开村民大会,并且必须有半数以上的代表通过;第四要报县级主管部门备案;第五要向群众公示实施结果和决算方案。江油市东兴乡莲花村有6个社,263户,876人,劳动力500个,常年在外打工的劳动力180个,占劳动力总数的36%。该村严格按照“一事一议”程序,集资修建村内公路3.1公里,花费3万余元,连续2年每人每年集资15元,由于工作深入仔细、方案透明,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时,全村到会200人,占76%,到会代表全部通过了方案。莲花村的实践证明,只要群众愿意,办事公开、公正,农民直接参与项目管理,村社会议是开得起来的,群众是会通过方案的。因此,农村开展“一事一议”项目必须严格坚持议事程序,不能以任何借口弄虚作假,虚假上报或者不报。
(四)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加强民主管理,是搞好“一事一议”的关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在全村范围内推荐办事公正、有责任心、德高望重的社员代表来直接参与项目实施工作,全程监督工程进展情况和财务开支情况,并随时向群众公布。 (五)加强审计是搞好“一事一议”的重要保证。项目结束,应由乡镇农经部门对其帐目进行审计并及时向村民公布结果,发现问题,有效地杜绝贪污挪用的现象发生。
(六)特事特办是“一事一议”项目监督管理的新要求。对村内群众急需办的大事,80%以上群众也愿意,超过上级规定限额(每人15元)的项目应采取特殊政策,特事特办,特事特批。应由县以上政府审批立项,经同意后由村社按程序组织实施,以保证“一事一议”监督管理的完整性和灵活性。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农村 一事一议
2005年我市农村全面停征农业税及其附加之后,农村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其中之一是村社公益性、生产性建设项目缺少资金来源渠道。为此,省、市出台了相应的村社公益性、生产性筹资筹劳建设项目“一事一议”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新政策。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对村内生产性、公益性建设筹资筹劳的范围、原则、标准、程序等作和原则规定。最近,笔者深入三台、盐亭、江油等地农村,对村社“一事一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此,就实践过程当中的一些困难、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同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村社“一事一议”实践过程中的困难
省、市文件规定,村内筹资筹劳的基本程序必须是:制定方案、张榜公示、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大会必须要有本村18岁以上村民半数以上参加或三分之二以上农户参加,所提方案必须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同意才算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则需五分之四以上人员参加,三分之二以上人员通过才有效。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走访了乡镇、村社干部和社员群众,与县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了座谈,反映当前实施这一制度存在五大困难:
一是开会难。基层干部不同程度都反映:现在农村外出打工人员很多,有地甚至全家在外。盐亭县巨龙五村九社全社36户156人,劳动力100人,在外打工人员高达60人,占总劳动力的60%;三台全县常年在外打工劳动力达30万人以上,比例很大,所以村社要召开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人员很难达到劳动力总数50%的规定。
二是表决签字难。据调查,来开会的人员多数是一些妇女老人,文盲居多,有些很难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有的根本无法写字,所以要通过一项决议,无论是采取举手表决方式或签字方式,实际操作都很困难。
三是资金到位难。一方面,多数地方农民现金收入有限,资金收缴困难;另一方面,在外打工人员往往在春节前后才能回家,资金收缴也较为不便。还有少数未受益农民不愿意交。
四是资金管理难。当前对“一事一议”项目资金还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管理方式五花八门,有的是社在管,有的是村在管,也有的是乡统一管理,资金管理漏洞很多,还有的乡村把“一事一议”资金用于抵交历年陈欠。据三台县农监办统计,2004年全县“一事一议”所筹资金专款专用的不足60%。
五是超出规定限额无法监管。一些地方农民愿意,项目建设急需大量资金,筹资额度远远超过人平15元的政策规定。如三台县金鼓乡三个村自发修建武引而不发毛渠,人均筹集70元,全体村民都同意,款已收到90%。上报县以后,按现有政策,县监管就无法审批,但又不能不管。
二、当前村社“一事一议”工作中的几个认识偏差
省、市有关部门出台“一事一议”政策初衷是解决村社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资金不出村社,项目“一事一议”,设定最高限额,专款专用,其它部门无权调用。但在座谈过程当中,发现一些干部,甚至是一些领导干部还存在着认识偏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好、用活、用够政策。一些干部认为,当前村社事情很多,乡镇欠帐也很多,农民需要办的事情也很多,所以要用好、用活、用够政策。要按照上级文件规定的限额提足,要灵活掌握政策。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一些乡镇以政府名义统一发文,按统一的标准“村村议事”、“社社提款”,有事就用,无事就由乡镇统一管起来。(二)如何理解“有事无事”。上级的政策是有事则议,无事不议,但实践过程中,一些乡镇干部说,现在农村事情很多,村村都有事,一块钱也是事,按此理解,每村每社都该“一事一议”。“一事一议”是个框,什么都往里面装,实际上成了一些基层干部向农民收款提钱的借口。有的村社还搞重复多次“一事一议”,按此发展下去,“一事一议”就会演变成比农业税还多的经常性收费项目。 (三)申报审批和备案问题。按照政策规定,“一事一议”项目必须有预算、有社员开会通过记录。方案实施前必须报县农民负担监管部门备案。但一些地方借口会议开不起来,无法表决通过为由,立项材料不全,甚至弄虚作假,有的干脆不报。(四)资金管理问题。一些村社干部反映,按照《村民组织自制法》,村内提的资金应由村上管理,上级无权过问,因此,对“乡上农经部门统一管帐、分管领导统一审批”这一资金管理制度抵触情绪很大,认为这是违反《村民组织自制法》。因而,要求村社自己管理,开支混乱,在一些将要换届的村社,村干部首先考虑是将自己手中的欠帐处理完,乱支乱用现象更为突出。农民意见很大,对村社“一事一议”政策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几点思考
(一)换位思考,一切从农民的长远利益出发是“一事一议”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应该提倡广大农村干部,特种是农村工作领导干部换位思考,要从“让农民修养生息”这个大局思考一切问题。农民的收入虽然和过去比较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总体还不富裕,还有些农民仅仅解决了温饱。要使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让农民修养生息,让中央“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省市出台村社生产性、公益性建设项目“一事一议”政策主要是解决当前村社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能不办、群众不愿办的坚决不办;该缓办的缓办,不能急于求成,把“好事”一年办完。
(二)明确界定范围是“一事一议”项目的重要政策规定。不能擅自扩大范围,“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主要解决本村或本社范围内的农田水利建设、植树造林、修建和维护村级道路等集体生产和公益性事业。不能把应由财政转移支付的项目,如村社干部误工款等也纳入“一事一议”范围。更不能把应由财政负担的乡村学校建设也纳入村社“一事一议”之中。
(三)严格坚持“一事一议”程序是搞好“一事一议”的基础。首先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量力而行;第二要张榜公示;第三要召开村民大会,并且必须有半数以上的代表通过;第四要报县级主管部门备案;第五要向群众公示实施结果和决算方案。江油市东兴乡莲花村有6个社,263户,876人,劳动力500个,常年在外打工的劳动力180个,占劳动力总数的36%。该村严格按照“一事一议”程序,集资修建村内公路3.1公里,花费3万余元,连续2年每人每年集资15元,由于工作深入仔细、方案透明,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时,全村到会200人,占76%,到会代表全部通过了方案。莲花村的实践证明,只要群众愿意,办事公开、公正,农民直接参与项目管理,村社会议是开得起来的,群众是会通过方案的。因此,农村开展“一事一议”项目必须严格坚持议事程序,不能以任何借口弄虚作假,虚假上报或者不报。
(四)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加强民主管理,是搞好“一事一议”的关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在全村范围内推荐办事公正、有责任心、德高望重的社员代表来直接参与项目实施工作,全程监督工程进展情况和财务开支情况,并随时向群众公布。 (五)加强审计是搞好“一事一议”的重要保证。项目结束,应由乡镇农经部门对其帐目进行审计并及时向村民公布结果,发现问题,有效地杜绝贪污挪用的现象发生。
(六)特事特办是“一事一议”项目监督管理的新要求。对村内群众急需办的大事,80%以上群众也愿意,超过上级规定限额(每人15元)的项目应采取特殊政策,特事特办,特事特批。应由县以上政府审批立项,经同意后由村社按程序组织实施,以保证“一事一议”监督管理的完整性和灵活性。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农村 一事一议
热门文章:
- 2024年医院党支部书记抓党建...2025-01-12
- 综治中心主任个人述职报告2025-01-12
- 市法院院长述职报告2025-01-12
- “一把手”述职报告2025-01-12
- XX社区第三季度基层党建述职...2025-01-12
- 2024年国企副职领导工作述职报告2025-01-12
- 2024年度党支部工作总结暨党...2025-01-12
- 2024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3)2025-01-12
- 述职工作报告2025-01-12
- (7篇)述职述廉述安报告材料...2025-01-11
相关文章:
- 浅谈煤矿安全生产评价体系构建2021-08-27
- 浅谈农村有线电视网络故障维修2021-08-27
- 浅谈医院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2021-08-27
- 浅谈生态建筑建筑设计应用2021-08-27
- 浅谈WiFi智能灯光控制系统设计2021-08-27
-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渗透2021-08-27
- 浅谈计算机教育教学创新2021-08-27
- 浅谈历史教学学生责任意识培养2021-08-27
- 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2021-08-27
-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2021-08-27
- 年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2021-08-27
- 全市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班上党...2021-08-27
- 全市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2021-08-27
-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助推农村经...2021-08-27
- 农村税费改革论文2021-09-09
- 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会...2021-09-10
- 乡镇政府该如何抓好农业和农...2021-09-13
- 县域突破暨农村经济工作座谈...2021-09-14
- XX市2004-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2021-09-14
- 调整农村和农村经济结构拓宽...20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