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点食品生产经营业者餐饮环节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清单式样
面点食品生产经营业者餐饮环节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清单式样
序号
环节
可能存在的风险
危害分析
风险
等级
防控措施
1 1
采购查验
未索取供货商的合法资质和产品合格证明 不能确保购进的食品及原料购进渠道合法,食品质量合格 高 严格落实索证索票,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在采购食品及原料中,必须查验并索取有效的供货方资质证明、产品合格证明及购货凭证。
采购标签标识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没有中文标识的进口食品 导致餐饮服务单位购进假冒伪劣或走私食品及原料 中 严格严禁采购标签标识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采购国家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原料及来源不明的食材 造成不合格食物及原料流入餐饮环节,危害消费者健康和生命安全 高 严格禁止采购国家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原料及来源不明的食材。
未建立食品及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台账或者台账记录不全,食品安全电子追溯平台加入率不高、使用率较低或未加入和使用 无法进行追踪溯源,导致购进食品及原料的来源不明、去向不清,源头安全无法把控,遇到问题食品无法快速锁定、精准打击 高 1、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保证食品质量合格、来源合法。
2、深入推进电子追溯,督促大型以上餐饮单位、学校食堂、集中供餐配送单位将进货查验记录全部录入电子追溯系统。
3、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型餐饮单位实施电子台账,不具备条件的要如实用手工台账记录供货方名称及联系方式、产品名称、生产批号、产品数量、送货或购买日期等内容。
4、对预包装食品及原料必须索取供货方出具的电子一票通。
序号
环节
可能存在的风险
危害分析
风险
等级
防控措施
采购食用农产品风险:无法提供产地准出证明或市场销售凭证,以及食用农产品中农残超标 对问题食品无法追溯,农残严重超标的食用农产品如果清洗加工不规范,易发生食源性疾病 中 1、严格落实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证明的索取制度,规范验收管理和台账记录,确保渠道合法。
2、加大在学校食堂等重点单位建设食用农产品快检室力度,同时加大对餐饮单位采购食用农产品的监督抽检和退市倒逼管理,严防采购农残超标的食用农产品。
3、督促对食用农产品进行规范清洗切配及烹饪操作,降低成品出品风险。
未定期开展检查与清理,未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等不符合要求的食品及原料 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 中 1、监督建立完善的食品及原料出入库登记制度并有效落实。
2、定期对食品库房进行检查与清理,积极采取电子管理、预先报警、先进先出的措施,防止库存食品及原料过期变质。
冷冻(藏)冰箱(柜)未按规定将成品、半成品及生熟食品分类分开存放,且冷冻(藏)冰箱(柜)维护不到位 导致食品交叉污染,易造成微生物超标 高 1、对各类冷冻(藏)冰箱(柜)要标明用途且维护到位,确保正常运转。
2、按要求对食品进行分类存放。
3、问题食品及时进行销毁等处理,并依法严惩。
卫生间设在食品加工处理区内或与食品处理区成品出口相对和较近 与污染源的距离过近,易导致治病菌对食品的污染 中 1、不得在食品加工处理区内设置卫生间,一经发现一律停业整顿到位方可开业。
2、督促做好卫生间的保洁,防止食品污染。
更衣室未设在同一建筑物内,或更衣场所简陋且卫生条件差 导致外部环境污染,易引起细菌滋生 中 1、更衣室应设在与后厨同一建筑物内,不得通过露天或有污染的场所。
2、更衣室必须保持清洁卫生,避免外部环境和细菌污染,确保进入食品处理区的衣帽洁净。
序号
环节
可能存在的风险
危害分析
风险
等级
防控措施
4 4
环境卫生
食品经营场所卫生条件脏、乱、差 场所卫生脏乱差影响就餐场所公共卫生,易造成交叉污染和蚊蝇滋生,引起微生物污染和疾病传播 高 1、督促餐饮单位美化、亮化、净化就餐和操作环境,保持地面洁净,墙壁和天花板的整洁美观,卫生间不得设在食品处理区,不断规范经营场所卫生管理。
2、加大对餐饮单位卫生状况治理力度,对不能保持食品经营场所清洁卫生的应及时督促整改和加大处罚。
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盛装或苫盖直接入口食品 有毒有害包装材料和容器对直接入口食品造成污染 中 1、严禁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苫盖包装材料和容器接触直接入口食品。
2、一经发现立即整改并依法处置。
5 5
过程控制
专间入口处未设置独立的洗手、消毒、二次更衣预进间或设施;专间不是独立封闭空间,内有明沟,地漏不带水封,未设置满足需要的空气消毒设施等 易造成对生食类、冷食类、裱花类食品制作的二次污染 高 1、加强对各类专间的许可准入,不具备条件的一律不予许可加工制作生食类、冷食类、裱花类等食品。
2、一经发现在不符合条件的专间加工制作需专间提供食品的,一律停业整顿并依法查处,待整改到位后方可进行操作。
专间未设置独立的空调设施或专间内温度在 25℃以上 易造成需专间加工制作食品的腐败变质和微生物超标,极易引发食物中毒事件 中 1、专间必须设置独立的空调设施并运转正常,确保专间内温度在 25℃以上。
2、一经发现未设置独立的空调设施或专间内温度在25℃以上的,一律停业整顿并依法查处,待整改到位后方可进行操作。
6 6
洗消保洁
物理消毒设施不足,不能正常维护使用到位,特别是包厢未配备消毒设施或者不能正常使用,消毒记录不完整 导致消毒过程流于形式,餐饮具表面大肠菌群等治病均不能有效杀灭,污染所盛装食品 高 1、鼓励采取物理消毒,大型以上餐饮单位、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及中央厨房应 100%采取物理消毒或集中消毒,杜绝化学消毒。
序号
环节
可能存在的风险
危害分析
风险
等级
防控措施
2、采用物理消毒的应配置自动清洗消毒设备、洗碗机、消毒蒸车或消毒柜等满足需要的消毒设施,并定期维护确保运转正常和记录完整。
3、加大餐饮具监督抽检力度,对餐饮具消毒不合格的单位一律依法处罚到位。
化学消毒剂配比浓度、更换时间及消毒冲洗流程不规范 无法达到消毒效果,无法杀灭致病微生物并易导致余氯残留 高 1、采用化学消毒的必须设置专用消毒和冲洗水池,消毒水池内壁应有水面高度标志线。
2、加强教育培训,严格执行消毒剂配用比例、消毒和更换时间等,规范化学消毒。
7 7
食品添加剂管理
餐饮环节食品添加剂管理混乱 易发生超剂量和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行为,造成潜在食品安全隐患 中 1、严格落实添加剂采购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管理制度,确保来源可溯。
2、加强食品添加剂购进使用管理,实行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
9 9
食品运输
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配送食品的过程中未按食品的温度、储存要求进行运输 造成细菌滋生和微生物超标,食品受到污染 中 1、配送食品的运输工具必须符合食品运输的有关要求,配备必需的保温或冷藏设施,并进行备案管理。
2、必须按照食品标注的温度贮存要求进行运输。
3、热食类食品运输或储存时间超过 2 小时的,不进行再加热不得食用。
运输食品时与影响食品安全的货物混载 易对食品造成污染,引发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低 1、食品配送工具不得搭载与配送食品无关的货物。
2、严禁运输食品时与影响食品安全的货物混载。
10
人员管理
无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无法有效落实 高 1、按照法定要求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大型以上餐馆(含大型餐馆)、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食堂)、供餐
序号
环节
可能存在的风险
危害分析
风险
等级
防控措施
人数 500 人以上的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食堂、餐饮连锁企业总部、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必须设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2、其他餐饮服务提供者应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
主要负责人不知晓食品安全责任 食品安全法律意识薄弱,风险管控不到位 中 1、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2、对重点餐饮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
从业人员未经培训上岗,或者无培训记录,从业人员不了解本岗位的食品安全规范要求 操作加工随意性大,内部管理不规范 高 1、加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2、倡导传唱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自律歌。
3、情节严重的依法处置。
无健康证明人员从事餐饮服务加工操作 加大了人为因素造成食品污染的风险
高 1、从业人员(包括新参加和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未取得健康证明不得上岗。
2、加强日常监督,对无证上岗行为严查重处。
未认真开展晨检,对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人员,未按要求调整工作岗位 操作时通过手部接触等方式造成食品污染,受到患者致病菌感染,导致食物致病菌超标,易造成食源性疾病 高 1、加大对晨检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每日晨检制度。
2、对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人员,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
10
人员管理
从业人员未按要求挂证上岗 无法保证社会监督的有效开展 低 1、深入推进餐饮环节卫生状况精准治理“五个必须”。
2、督促全员必须全部持证“挂牌”上岗。
从业人员不按要求着装,头发外露,留易造成食品惨杂异物和食品污 中 1、继续以人员健康管理和防止交叉污染为切入点,开
序号
环节
可能存在的风险
危害分析
风险
等级
防控措施
长指甲,涂指甲油、戴饰物 染
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卫生状况专项治理。
2、督促操作人员保持良好个人卫生。
3、严格执行从业人员着装佩戴要求,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等。
从业人员在食品加工场所内吸烟、打手机、随地吐痰、穿工作服入厕等 易造成食品污染,菌落总数等微生物超标 低 1、从业人员不得在食品处理区内从事可能污染食品的不良行为。
2、通过明厨亮灶工程的升级版实施加大监督力度。
从业人员操作前未洗净手部或者操作过程中未保持手部清洁,手部受到污染后未及时洗手 操作时通过手部接触等方式造成食品污染,易造成菌落总数等微生物超标 高 加大餐饮环节卫生状况治理,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洗手并消毒:
1、处理食物前; 2、使用卫生间后; 3、接触生食物后; 4、接触受到污染的工具、设备后; 5、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和触摸耳朵、鼻子、头发、面部、口腔或身体其他部位后; 6、处理动物或废弃物后; 7、从事任何可能会污染双手的活动后。
11
内部管理
未健全食品安全有关管理制度 缺乏管理制度约束,导致岗位职责不清、内部管理无序,主体责高 1、必须建立以下相关制度: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训管理制度,加工经营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洁消毒和维
序号
环节
可能存在的风险
危害分析
风险
等级
防控措施
任无法有效落实 修保养制度,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关键环节操作规程,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留样管理制度等。
2、对各项制度不完善的依法处罚并督促立即整改到位,对屡教不改的一律停业整顿到位后方可开业,确保规章制度完备、内部管理有章可循。
未按规定开展食品安全自查或对自查不合格项目未进行积极整改 无法及时排查食品安全隐患,造成问题长期积累引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高 1、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督促餐饮单位严格落实自查管理有关规定,按照要求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
2、加强核查公示力度,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积极整改的,在监督检查中从宽处理;对不落实自查要求或自查和整改问题不积极的,从严处罚。
未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和量化分级标识牌,对食品安全状况未及时开展和更新外置化公示,未按要求张贴餐饮环节食品安全自律歌 缺乏公众有效监督和择优选择,易导致食品经营单位钻空子、打擦边球,不利于餐饮行业规范提升和从业人员守法经营 中 1、以记分管理为统领,新许可餐饮单位确定为“B”,日常巡查中一律运用记分管理措施,简化评定程序,自动升降并生成等级。
2、不按要求进行店门口食品安全状况“外置化”和店堂内量化分级等级公示的一律实施记分管理,并按规定处置。
3、通过灯箱、广告牌和大幅版面印制等方式大力宣传张贴餐饮服务自律歌,并督促企业对从业人员利用晨会交班等时间进行传唱和有针对性的背诵,努力增强从业人员守法经营意识。
相关热词搜索: 面点 式样 业者热门文章:
- 县教育体育局工作总结和2024...2025-01-12
- 市融媒体中心工作总结和2024...2025-01-12
- 2024年度县发改局工作总结和2...2025-01-12
- 县科技局工作总结(全文完整)2025-01-12
- 2024年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2025-01-12
- 2024年度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工...2025-01-12
- 2024年教务处工作总结及2024...2025-01-12
- 2024年市国资系统人才工作总结2025-01-12
- 2024年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工作...2025-01-12
- 2024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2025-01-12
相关文章:
- 2023年度单位食堂面点年终总结4篇2023-08-22
- 警察学院局域网组建技能竞赛...2021-08-27
- 警察学院玩转野生动物检索表...2021-08-27
- 警察学院网络贩卖野生动物信...2021-08-27
- 警察学院微视频创作技能竞赛...2021-08-27
- 警察学院学费减免申请表式样2021-08-27
- 警察学院公安应用写作实务技...2021-08-27
- 警察学院模拟法测绘静电场技...2021-08-27
- 警察学院武装越野技能竞赛项...2021-08-27
- 警察学院公务员招录模拟考试...2021-08-27
- 警察学院Word对照排版技能竞...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