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计划 >

金属与非金属——麦

发布时间:2021-09-28 11:49:22 浏览数:

 金属与非金属 1. 下列气体不能用浓 H 2 SO 4 干燥的是

 (

  )

 A.CO 2

  B.H 2 S

 C.SO 2

 D.HCl 2. 制取漂白液的化学方程式是:2Cl 2 +2Ca(OH) 2 =CaCl 2 +Ca(ClO) 2 +2H 2 O,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之比为(

  )

 A.1:2

  B.2:1

  C.1:1

  D.3:2 3. 某溶液既能溶解 Al(OH) 3 ,又能溶解 Al,但不能溶解 Fe,则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K + 、Na + 、HCO 3 - 、NO 3 -

 B.Mg 2+ 、K + 、NO 3 - 、Na +

 C.NH 4 + 、Zn 2+ 、SO 4 2- 、NO 3 -

  D.Na + 、SO 4 2- 、Cl - 、S 2- 4. 下列物品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用焰色反应鉴别 NaCl、KCl 和 Na 2 SO 4

 B、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 MgCl 2 溶液和 AlCl 3 溶液 C、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 Fe(OH) 3 胶体和 FeCl 3 溶液 D、用品红试液鉴别 SO 2 和 CO 2 两种气体

  5. 不能通过单质直接化合反应生成的是

 (

  )

 A、Fe 3 O 4

 B、FeCl 2

 C、Na 2 O 2

 D、 SO 2

 6.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氢氧化镁中滴加盐酸:

 H + + OH- == H2 O

 B.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HCO 3- + OH- == CO3 2- + H 2 O

 C.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2Al

 + 6OH-

 == 2AlO2-

 + 3H 2 ↑ D.用 FeCl 3 溶液腐蚀铜电路板:

 2Fe 3+ + Cu == 2Fe 2+ + Cu 2+

 7. 把一定量的铁粉放入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 Fe 2+ 和 Fe 3+ 的浓度恰好相等。则已反应的 Fe 3+ 和未反应的 Fe 3+ 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2:1

 B.2:3

 C.1:2

 D.3:2 8. 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 NaOH 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

 A.Al

 Cl 3

  B.Al(OH) 3

 C.

 Al

  D.Al 2 O 3 9.

 Ba(OH) 2 溶液滴入 KAl(SO 4 ) 2 溶液中,使其中的 SO 4 2- 全部转化成 BaSO4 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A.Al 3+

 B.AlO 2-

 C.Al(OH) 3

  D.Al 3+ 和 Al(OH) 3 10. 有一充有 10mL NO 和 NO 2 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仍有 6mL 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 NO 和 NO 2 体积比为

 (

  )

 A.1∶4

  B.1∶3

  C.2∶3

 D.4∶1

 11. 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反应如下:

 MnO 2 +4HCl(浓)= MnCl 2 + Cl 2 ↑ +2H 2 O

  (1)请标出该反应中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

 (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

 (3)若消耗 0.2 mol 氧化剂,则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是

  mol。

 (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5)制备装置再通过装有

 、

 装置便可得到纯净的氯气。

 (6)将产生的 Cl 2 通入 KI 溶液中,加入 CCl 4 ,振荡,下层溶液的颜色是

 ;

  若将 KI 改为 KBr,加入 CCl 4 ,振荡,下层溶液的颜色是

 。

 12. 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铁与水蒸气”能否发生反应及反应的产物,进行了系列实验。

 (1)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 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石棉绒是耐高温材料,不与水反应)。

 反应一段时间后,有肥皂泡吹起时,用点燃的火柴靠近肥皂泡,当

  时(填实验现象),说明“铁与水蒸气”能够进行反应。

 写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 为了证明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3 价的 Fe,他们计划取出少量混合物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溶解,过滤。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 向滤液中滴加 KSCN 溶液,观察到溶液的颜色有两种可能,如下表。在下表中填写与现象相对应的结论与解释(可以不填满)。

 现象 结论与解释 可能① 溶液由浅绿色变红色

 可能② 溶液仍然为浅绿色

 肥皂液 火柴 △

 4). 可能①中,若要使红色又变成浅绿色,又不增加其它的金属离子,可以加入

  , 可能②中加入

 可以使溶液变成红色。

 13.

 硅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范围很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必须先得到高纯硅。三氯甲硅烷(SiHCl 3 )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下:

 ①写出由纯 SiHCl 3 制备高纯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②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SiHCl 3 遇水剧烈反应生成 H 2 SiO 3 、HCl 和另一种物质,写出配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H 2 还原 SiHCl 3 过程中若混 O 2 ,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2) 下列有关硅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碳化硅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生产耐高温水混 B. 氮化硅硬度大、熔点高,可用于制作高温陶瓷和轴承 C. 普通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的,其熔点很高 (3) 硅酸钠水溶液俗称

 。取少量硅酸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酚酞,溶液变为

 色,往 试 管 中 通 入 二 氧 化 碳 气 体 , 写 出 相 关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式

 。

 (4) 实验:证明 Na 2 SiO 3 具有防火性能。

 取两个相同的小木条,分别放入蒸馏水和 Na 2 SiO 3 饱和溶液中,使之充分吸湿、浸透,取出稍沥干(不再滴液)后,同时分别放置在酒精灯外焰处。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编号 实验 现象 ① 放入蒸馏水 木条燃烧 ② 放入 Na 2 SiO 3 饱和溶液 木条不燃烧

 设计实验①的目的是

 。

 参考答案及评价标准 1.B

  2.C

  3.D

 4.A

 5.B

 6.D

  7.B

  8.A

  9.B

  10.C 11.

  (1)

 MnO 2 +4HCl(浓) = MnCl 2

 + Cl 2 ↑ +2H 2 O

 (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MnO 2

 ,还原剂是:

 HCl

 。

 (3)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是 0.4

 mol。

 (4)

 MnO 2 +4H+

 +2Cl -

 = Mn 2+

 + Cl2 ↑ +2H 2 O

 (5)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

 (6)紫红色

 橙红色。

 12.

 1)

 3Fe + 4H 2 O

 △

  Fe 3 O 4 + 4H 2 ↑ 2)

 Fe 3 O 4 +8HCl =FeCl 2

 +2FeCl 3

 +4H 2 O

  Fe +2HCl = FeCl 2

 + H 2 ↑

  Fe +2FeCl 3

 = 3FeCl 2

  3)

 现象 结论与解释 可能① 溶液由浅绿色变红色 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3 价的 Fe。

 因为 Fe 3+ 遇到 KSCN 溶液时变成血红色。

 可能② 溶液仍然为浅绿色

 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3 价的 Fe,也可能不含+3 价的 Fe。

 因为如果铁粉有剩余,剩余铁粉会与 Fe 3+ 反应,将溶液中 Fe 3+ 完全还原为 Fe 2+ 。

 4) 铁粉

 ,

  氯水

 13.

 1)

  ①SiHCl 3 +H 2

 = Si+3HCl

 ② 3SiHCl 3 + 3H 2 O = H 2 SiO 3 ↓+ H 2 ↑+ 3HCl ,高温下,H 2 遇 O 2 发生爆炸。

 2)

 ABC

  3) 水玻璃 ,红 ,SiO 3 2-

 +CO 2

 +H 2 O = H 2 SiO 3

 +CO 3 2-

  (或写成碳酸氢根离子)

 4) 与实验②做对照实验,证明起防火作用的是硅酸钠而不是水。

 △ △ 失 2× e -

 -1 0 得 2e -

 +4

 +2

相关热词搜索: 金属 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