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计划 >

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学案)

发布时间:2021-09-06 01:03:07 浏览数:

 聚焦乡村振兴战略 (学案)

 【课前自主预习】

  知识复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三大具体要求:

  阅读以下材料:

 一、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村的变化

 (1)“大包干”——中国农民伟大的创举,农改标志性事件。

 (2)“农民工”——备受关注的集体称谓。农民群体裂变。

 (3)“农业税”——告别延续了 2600 年的“皇粮国税”。

 (4)“新农合”——温暖工程。8 亿农民参保,健康权保障。

 (5)“海选”——农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实现。

 (6)新农村”——中国农民的共同愿望,建设好农民家园。

 (7)“三权分置”——土地承包关系三十年不变,流转经营权。

 (8)“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振兴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

 二、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1.农业、农村现状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业产业大而不强,农产品多而不优,一二三产融合不深;农业生产基础依然薄弱,现代设施装备应用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仍然不强;农业经营规模偏小、主体素质偏低,千家万户的小农户生产经营方式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竞争要求,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亟待提高。

 破解农业发展难题,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2.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1)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①现代农业产业休系是产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的有机统-,重点解决农业资源要索配置和农产品供给效率问题是现代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显著标志。

 ②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就是要通过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充分发挥各地资源比较优势,促进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2)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①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是先进生产手段和生产技术的有机结合,重点解决农业的发展动力和生产效率问题,是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显著标志。

 ②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就是要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转变农业要素投人方式,推进农业发展从拼资源、拼消耗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发展依靠人力畜力、靠天吃饭的局面。

 (3)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①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组织方式、服务模式的有机组合,重点是解决谁来种地和经营效益问题,是现代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显著标志。

 ②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培育规模化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书队伍,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背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

  完成预习训练题组 :

 1.2018 年 1 月 15 日,国土资源部指出,政府将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要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此举旨在 ①盘活农村集体土地,带动乡村振兴活力

 ②适当减少农业耕地,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 ③拓宽土地多元供给,增加租赁住房建设

 ④深化集体土地改革,保障农民土地所有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根据 29 省全国性代表农户的追踪调查数据,参与农地流转(转让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的农户比例由 2013 年的 24.1%上升到 2015 年的 31.4%,中国农地流转市场正在快速发展。发展农地流转市场意在(

 )

 ①稳定农地面积规模,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②维护土地所有者利益,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③促进农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的生产率

 ④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吸引资本的投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中央《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提出,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三权分置”改革对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路径是:

 ①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②促进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

  ③提高农业生产率

 ④明晰土地产权关系 A.①→②→④→③

  B.③→④→②→①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2018 年 1 月 19 日,人社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的意见》。回答 4 一 5 题。

 4.国家进一步鼓励广大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士兵等返乡下乡创业,开发农业农村资源,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这旨在 A.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助推农民增收致富

  B.完善集体经济制度,适应农村生产关系 C.优化农村产业布局,提高农业产值比重

  D.激活农村资源要素,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5.随着城乡居民收人的增加和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农村果蔬采摘等体验活动倍受青睐。以草莓为例,各大菜市场和商超里草莓价格仅为十几元每斤,但是在草莓种植基地推出的亲子采摘、快乐采摘等活云活动中的价格却高达儿十元每斤。这表明 ①多样化采摘活动增加了商品价值量

  ②消费需求引导种植户适时调节生产业 ③商品的价格由体验式消费方式决定

  ④创新经营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回答 6—7 题。

 6.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进一步完善承包地”三权”(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制度。这有利于 ①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②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 ③解决当前我国农村所面临的基本矛盾

  ④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让农民在土地经营权、承包权有偿流转中继续获益。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该收益属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拓宽收入渠道 ②该收益属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③该举措有利于缩小城乡收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④该举措改变了土地所有权性质,激发了资源活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中互动探究】

 探究一:

 乡村振兴人才篇 —— 能人返乡助推乡村振兴 2018 年 1 月 17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进一步支持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士兵等返乡下乡创业。鼓励支持返乡下乡创业要防止人口过度流失,要处理好人口走出去、留下来和引回来的关系,让农村的产业、环境留住人,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乡村振兴,既要留住绿水青山,也要留住人才青年,使更多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向农村汇聚,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缩小城乡发展不平衡程度。

 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说明如何促进人才要素向农村聚集以实现乡村振兴。

 探究二:

 乡村振兴科技篇 —— 科技创新助推乡村振兴 在美丽富饶的新疆,哈密瓜、库尔勒香梨等地方优质特产名扬海内外。但长年以来,水果销售普遍是被动等待的状态。一旦遇到销售淡季,大批水果销售不畅,果农们苦不堪言。近年来,新疆以果沙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先进的信息采集、处理、储存、传输等技术,开发了“互联网十订单农业”线上平台。“互联网+订单农业”线上平台使国内外消费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线上订制个性化产品购买订单。这不仅汇集了各地消费者产品爱好,还为果农提供丰富的消费信息资源和实用的种植技术。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互联网十订单农业”对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作用。

  探究三:

 乡村振兴产业篇 —— 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工作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河南省某市出台农业生产新部署,稳定粮食生产、优化种植结构。根据地理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扩大弱筋小麦、优质水稻等作物的种植面积,调减玉米、棉花种植面积;依靠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以绿色主食产业为主导,精心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使粮食产业走向“按克卖”的高附加值时代;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带动 70 多万户农民增收;培训新型职业农民,遴选农技人员开展包村科技服务,解决农村治理、农作物载培和新型涉农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科技难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该市农业生产部署怎样推动农业现代化的。

 【课后巩固提高】

  完成定时训练;  重点知识 默写 过关:

 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关热词搜索: 振兴 乡村 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