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读后感 >

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发布时间:2021-09-28 17:03:22 浏览数:

 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中四班

 为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整治,安全第一”的原则,建设平安和谐校园。我校幼儿园将组织全体师生进行一次消防、地震应急演练活动。为使班级师生能掌握消防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确保在灾害来临时,班级师生能够快速、有序地进行、安全地撤离疏散,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现制定此方案。

 一、演练活动内容

  演练活动的具体项目及注意事项

  (一)、消防、避震应急演练

  演练前的准备工作:教师要反复向幼儿讲清如下事项。

  1.发生火灾时,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如果在室内起火,要按消防知识,用湿毛巾或其他湿物捂住口,顺墙壁、墙角弓腰等方法逃离教室。在操场上,有安全员和体育老师组织一次灭火器使用演练。

  2.发生地震时,在教室内的幼儿,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书包或者其他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取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老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每个教室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二)、地震紧急疏散演练

  根据本班所处位置及幼儿年龄特点,紧急疏散的具体要求是:听到警报(哨声)后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织本班幼儿立即蹲在桌子下面,如果在 2 分钟后没有大反应,学校再次拉响警报(哨声),应马上按照学校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教室。

  疏散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地震时第一不能跳窗户,第二不能一窝蜂似地往外挤,应在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幼儿一齐有序行动,与外墙和窗户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年小体弱或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震后有秩序地撤离。

  2.必须按疏散路线疏散,疏散时各班成两路纵队,以免碰撞、拥挤、踩伤。

  3.当堂教师负责指挥幼儿疏散,不得擅离岗位,有秩序将幼儿撤离到操场。

  4.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有秩序进行,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5.疏散途中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6.班级幼儿到达集中地点后,幼儿要蹲下,保护头部。演练结束后,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园长报告。

  (三)、演练对象及时间:

  演练对象:中四班全体师生 演练时间:2015 年 3 月 13 日

 二、组织建立抗灾应急领导组织。

  (一)、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组 长:加婷婷 副组长:牛文慧、孙进梅

 职责:先进行消防演练,结束后,幼儿返回教室,再进行地震演练。“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幼儿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幼儿不正确动作和姿势;“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幼儿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即幼儿园操场;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三、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发出准备口令,班主任做好演练前的准备。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短促哨声)

  2.上课老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幼儿“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幼儿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学要面向墙,蹲在墙角处。演练时间为 1 分钟。

  3.1 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

  4.幼儿复位,老师告知幼儿,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幼儿要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教室内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

 2.当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一声长哨)后各班整理队伍,准备解散,回到教师 。

  2015.3.12

相关热词搜索: 疏散 演练 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