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市县乡三级急救网络建设
医疗急救网络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及时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现场紧急医疗救援服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120院前急救日益被社会所重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经济的发展,120在社会文明日趋进步和人口逐渐老龄化的当今,其重要性日益得到显现。我市属工业城市,矿山、冶炼、化工企业比较集中,有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潜在因素。另外,312国道和212省道均穿越我市,交通事故发生比较频繁。我市每年的急救量达到71000人次,其中出诊6850人次,医疗急救工作在我市尤显重要。
一、我市急救网络发展现状
我市各级医院普遍建立了不同规模的急诊科(室)。2005年,国债项目甘肃省紧急救援中心金昌分中心成立,在全市医疗急救工作起着主导作用,截止目前,已累计抢救、运送各类病人近9000人次,挽救了大量危重病人的生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目前全市设有紧急救援中心1家、设立急诊科的综合医院5家,有专职人员35人,拥有救护车辆7台。
二、目前我市急救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全市急救机构普遍存在房屋设施、设备相对落后,影响了急救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
(二)急救管理体制不畅。我市仅有的一家120紧急救援中心隶属于市第二人民医院,主要承担全市急诊病人的现场急救、院内抢救和危重病人转运任务,没有权力调度指挥其它医院院前急救,不能很好地完成紧急救援工作。
(三)急救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目前,各医院普遍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急救功能发挥不够,不能形成急救合力。特别是金川公司医院、八冶医院等医院也开通了尾号为120的急救电话,使现行的医疗急救体系成为以各医疗机构急诊科为节点,各自独立运行,没有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不畅通,不能很好地发挥急救功能。有些医院甚至存在白天抢病人,晚上推病人的现象,使急需救治的患者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同时,因重复建设也导致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四)急救专业人员缺乏,急救处置能力不强,影响急救效果。
(五)农村仍是急救服务的薄弱环节,乡镇卫生院急诊室基础设施尤其是急救设备落后、急救资源配备不足,120急救服务不能有效延伸到农村,难以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医疗急救服务需求。
三、加强急救网络的对策和建议
为了有效应对重大传染病、食物和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切实承担起重大灾难、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中的紧急医疗救治任务,尽快整合急救网络资源,构建覆盖全市城乡、指挥有力、反应灵敏、高效快捷、功能完善、信息通畅的急救网络体系,势在必行。根据目前我市的实际情况,我市急救网络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完善以120为重点的急救体系,按照“就近、就急、就病人意愿、就特色能力”的急救原则,有效整合现有急救资源,在全市建立3个急救平台,成立独立建制的金昌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依托永昌县人民医院和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永昌和河西堡各建立1个急救站,将120急救服务延伸到乡镇,逐步建成符合我市实际、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持续发展的急救网络体系,全面提高全市的紧急医疗救援能力。
(一)金昌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建设
将现有市第二人民医院独立出来,由市卫生局主管,按副县级建制。按照甘肃省紧急医疗救援分中心评审标准,完善部门、人员、设施设备的配置,设置办公室、120调度科、120急救车队、院前急救科四个科室,配备全自动通讯指挥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监护型急救车5辆、负压救护车1辆。主要承担全市日常院前急救任务,指挥调度全市急救站开展院前急救工作;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指挥调度全市医疗急救资源,开展伤病员的现场急救、转运和重症病人的途中监护治疗;对全市急救站、乡镇卫生院急诊室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必要时急救中心(120)可以与公安(110)、消防(119)等应急系统联合行动,实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救援。
(二)紧急医疗救援分中心建设
依托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永昌县人民医院医院急诊科设置河西堡镇分中心、永昌县分中心,作为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分支机构,由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负责院前急救业务的管理及监督考核。使用全市统一的指挥系统软件,配备卫星定位系统,各分中心通过光缆与市中心联网;负责本辖区域内日常现场急救、转运和重症病人的途中监护;一般突发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的指挥、调度任务,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接受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统一指挥;负责本区域内乡镇卫生院急救人员的业务培训;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对区域内乡镇卫生院急诊室进行监督管理。
(三)急救站和网络医院建设
金昌市急救站由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院前急救科承担,接受市紧急救援中心统一调度、派车和院前急救业务的管理及考核,主要负责金昌市区、双湾镇、宁远镇伤员的现场急救、转运和重症病人的途中监护。
金川集团公司医院、八冶公司职工医院作为急救网络医院,依托医院急诊科,主要负责本公司生产施工场所日常院前急救;收治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转运的病人;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接受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统一指挥,实行准入制和动态管理;作为重大突发事件时急救资源的储备和补充。
(四)乡镇卫生院急诊室建设
乡镇卫生院的急诊室作为基层急救站是紧急医疗救援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将按照省卫生厅要求,实现120延伸到乡镇、急救服务覆盖所有农村人口的目标。年内争取为全市12个乡镇卫生院全部配备急救车,建立规范的急诊室,由紧急医疗救援分中心统一调度,承担区域内伤病员的院前急救初步处置和转运任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急救网络体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要严格按照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的精神,将全市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作为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分中心、网络医院急诊科、急救站、乡镇卫生院急诊室建设,完善运行机制,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
(二)加强投入力度,为急救网络建设提供财力支持。急救网络体系属于公共卫生的范畴,为了更好地发挥我市急救网络的作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及健康,建议政府加强急救网络的建设及资金的投入,完善设施,配足设备,切实提高急救网络的服务能力。
(三)加强急救人员队伍的建设,为急救网络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强化人员培训,提高全市的急救水平,确保急救网络体系在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
热门文章:
- XX镇镇长述责述廉报告2025-01-11
- 2024年关于学习贯彻主题教育...2025-01-11
- (6篇)主要负责人述法报告(...2025-01-10
- 2024年副县长履职情况报告【...2025-01-09
- 2024年中国工会十八大报告(...2025-01-08
- 2024年(3篇)XX区人大代表履...2025-01-07
- 高校后勤巡察自查报告2024-01-08
- 2024年度某商务局个人述责述...2024-01-07
- 2024年度党费工作自查报告(...2024-01-05
- 2024年XX市关于打造全国一流...2024-01-02
相关文章:
- 警察学院警用急救包应用能力...2021-08-27
- 关于健全和完善市120急救服务...2021-11-30
- 医院急救中心主人竞聘演讲稿2022-01-09
- 院前急救2928例体会2022-10-23
-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2022-10-29
- 急救:“甩锅”并非唯一的坑2022-10-29
- 加快信息化网络建设全力推进...2021-10-21
- 统计调查网络建设调研报告2022-01-13
- 加强网络建设,,提高服务水平2022-03-04
- 客户关系管理——网络建设的灵魂2022-03-04
- 农村信息网络建设调研报告2022-03-05
- 智能大厦的现代化网络建设2022-03-14
- ××县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评估办法2021-09-14
- 县乡(镇)域经济发展调研材料2021-09-23
- 县乡财政风险及其防范机制研究2021-09-26
- 县乡干部对政策的理解2021-09-26
- 县乡村旅游酒店的情况调查与建议2021-10-31
- 2024年县乡村振兴局工作总结...2023-12-26
- 建立稳定投入机制,促进教育强...2021-11-25
- 加快旅游强市思考建议2022-01-13
- 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思考2022-03-18